谷里小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六数备课组活动

时间:2019/6/11 15:17:44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799次

谷里小学20182019学年第学期数备课组活动

一、时间:313

二、地点:诗教中心

三、主备人:刘冬梅

四、参加人员:张海洋、向前、徐龙翔、孙家顺、刘冬梅、何娟、赵蕊、方海燕

五、主备人讲稿:

IMG_20190611_101802

六、活动记录

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例1、例2 、“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理解并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把它的每条边都按一定的比例变化,即每条边的长度都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掌握利用方格纸的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建立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

   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练习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形成概念。

(一)图形的放大

1、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帅哥,你能看清楚他是谁吗?

教师出示放大后的图画

问:现在能看清楚了吗?

2、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们的大小。

(出示:原图形长8厘米,宽5厘米;新图形长16厘米,宽5厘米)

3、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画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指名几个学生说说

谈话:当新图形的长是原来的2倍,宽也是2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出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让学生一起把这句话说一说。

4、你还能用比的知识来说说它们的关系吗?

指名说,同桌说。

谈话:当新图形的长和原来长的比是2 :1,宽的比也是2 :1时,就是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 :1。

出示:“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 :1。”

问:什么是对应边?

5、谈话: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比是2 :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 :1的比放大。

出示:“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 :1的比放大”(板书:放大   2 :1)

问:这里的2 :1表示哪两个数量的比?(新图形和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

前项表示什么?后项呢?

6、问:如果按3 :1的比放大图形,现在的长是原来的长的几倍?宽呢?长和宽各是多少?按4 :1放大呢?

7、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就是把对应边放大到原来的几倍。

(二)图形的缩小

1、出示: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 :2的比缩小,长和宽各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先和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追问:这里的1 :2指哪两个数量的比?(板书:缩小   1 :2)

2、问:如果将图形按1:3的比缩小,现在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对应边长的几分之几?按1:4的比缩小呢?如果是按2:5的比缩小呢?

3、出示图形:

师:第二个图形是第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吗?为什么?第三个图形是第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的吗?为什么?

4、小结:可见,不管是图形的放大还是缩小,一定要每条边要同时按相同的比放大或者缩小。(板书:同时按同比)

5、填一填

(1)把一个图形按1∶5的比缩小,现在每条边是原来的(    ).

(2)把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后,边长是(   )厘米。

(3)填空

问:图中几号图形是1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几号图形是1号缩小后的图形,它们分别按怎样的比变化的呢?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汇报。

问:为什么4号图形不是1号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小结:图形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什么?(所有对应边都要同时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三)比较异同

师:结合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想一想,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出示表格

放大

缩小

相同点

不同点

先和同桌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放大或缩小图形,并且知道了将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

二、运用概念,动手操作

1、谈话:现在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出示例2

学生自己读题

问:按3:1的比放大长方形,3:1是哪两个量的比?想一想放大的长方形长是几格?宽呢?把它画下来。

让学生自己操作,再交流画法。

3、按1:2的比缩小长方形是把哪个长方形缩小?

先和同桌说说画法再操作。

教师:观察上面的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变化后长方形和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9:1和1:4,图形的所有对应边都按照同样的比不放大或缩小,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都是2:1,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问:为什么图形大小变了,形状却没变?

(因为它的每条边都是同时按同比放大或缩小的)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并且知道由于每条边都是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所以只是大小变了,而形状是不变的。)

(板书:大小变了    形状不变)

5、完成练一练

师:按1:2的比把下面图形缩小,你会画吗?

说说怎样画的。

师: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缩小到了原来的二分之一,那么它的斜边是否也缩小到了原来的二分之一呢?拿出尺来量一量。

小结:按2:1的比放大这个三角形时,把它的两条直角边按2:1的比放大,对应的斜边也跟着放大2倍。所以形状不变。

三、巩固概念,分层练习

1、想一想

师:直角三角形我们会放大和缩小了,这样的三角形,你会缩小吗?

先指名学生说一说,然后动笔画一画。

交流画法,强调:可以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来看。

2、

师:你会按2:1的比放大这个平行四边形吗?试一试

学生操作,然后交流方法。

师小结:看来,要将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进行放大或者缩小,只要先找到他们的一条高就好了。

3、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圆,你会按1:2的比将它缩小吗?直接指名说。

师:你知道缩小后的圆和原来圆的周长的比多少吗?缩小后的圆和原来圆的面积的比多少呢?先想一想,再动笔算一算。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并且小结:变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周长比是1:2,面积比是1:4。

师:再请同学们想一想,缩小后的圆和原来的圆的周长比与边长比有什么关系?(和边长比是一样的。)缩小后的圆和原来圆的面积的比与边长比有什么关系?(是边长比的平方比。)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刚才这张帅哥的图,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多少?大家算一算。

小结:当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后,变化后图形的面积与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这个比的平方比。

4、

9GGXM@ICR]%X4XA669$R$~P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方体,按4:1的比将它放大,你知道放大后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指名口答,并出示相关的课件。

师 :放大后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比是多少?怎么算一算?

学生计算,汇报。

师:这个体积比与4:1有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当一个长方体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变化后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比是这个比的立方比。

5、师:刚才我们是按一定的将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并且发现,变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是这个比的平方比,变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体积比是这个比的立方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些判断题。

出示课件:

(1)把一个长方形按5∶1进行放大,就是把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不变。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到原来的4倍后,斜边也会放大到原来的4倍。                          

(3)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以后,由于各边都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一定也发生了变化。                      

(4)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

(5)把一个图形按4∶1放大,再按1∶8缩小后的这个图形是原来图形的2倍。                                    

四、自主评价,总结提升

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样放大或缩小一个图形呢?

八、听课教师签到表、反馈表(评价表)

initpintu_副本

九、活动照片

mmexport1560230221901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