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时间:2015/12/25 12:03:39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996次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9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根据看到的不同的形状正确确定正面、侧面、背面的观察位置。

3.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的位置。

 

教学准备:

猴子四个面的照片、电脑课件。

给学生分四人一组,并给每个学生确定号码1到4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师:这两张照片,一张是站在教室前面拍的,一张是站在教室后面拍的,仔细观察,照片上有什么。你知道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的吗?

生:第一张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

师:看来一间教室,站在前面看和站在后面看,所看到的也是不同的。

师:今天我带来了我们学校校门的两张照片。(出示校门照片里外两张)

师:这两张照片,一张是站在学校里面拍的,另一张是站在学校外面拍的。仔细观察,你能看出来哪一张是站在学校外面拍的吗?

生:第一张。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因为校名是面对着外面的,只有站在外面才能看到。

师:两张照片拍的都是这个校门,站在里面和站在外面所看到的是不同的。

小结: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场景不一样,拍到的照片也不一样。出示标题:那么校门、国旗、桌椅、黑板等等,这些东西都叫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物体。(板书标题)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1.指导从前后左右观察猴子

提问:这是什么动物?你是怎样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转动猴子观察

指出:对,我们可以到猴子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咱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观察猴子。

说明:请小组长把猴子拿出来放桌子上,面向1号位。并且把四张照片拿出来

示范:你想给猴子拍照吗?(师示范手势拍照)

活动1:

要求:坐小组的四个位置上,眼睛平视。照完后找出哪张是和你拍到的一样的照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

活动2:

引导:刚才我们在自己的位置上给猴子拍照,想不想换换位置,再给它拍几张照片?

要求:按照1号到2号,2号到3号,3号到4号,4号到1号的方向转圈,在每个位置上坐一下,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你看到的猴子是哪一张照片上的样子。然后再继续转圈,一直转回到自己的座位为止。看看哪一组小朋友完成得又快又好。

活动3。

要求:回忆自己在不同位置拍的猴子照片是怎样的,判断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的。

师出示猴子四张照片,让学生判断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的

师生讨论,四个位置那些位置比较难判断

得:是猴子的左右侧面比较难判断

思考:我们从猴子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总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方法

谈话,书上的四个小朋友也为猴子分别拍了一张照片,你能把每人拍的照片连一连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四、组织练习,内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讨论:如果让你观察一辆汽车,从前面,后面,侧面看汽车形状会有什么区别?

要求:根据图中2个小朋友的观察位置,把每个小朋友与相应的视图连起来。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如果你是以图中对应的位置坐的,你会观察到的飞机是什么样子?在四幅图中找到自己看的的那一幅图。并找出其他3个位置看到的对应图片对应

讨论:小组讨论结果,并指名汇报

七、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学习的观察物体,你有什么收获?

结语:生活中的物体是千差万别,凭一节课的学习还是不够的,想对事物有更深的了解,还需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学会在生活中观察、观察再观察。

刘老师希望每一个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像今天这样积极地开动脑筋,相信你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刘明超:   观察物体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马森来: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出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能够按要求搭建立体图形;通过搭建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出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周苏云:观察是认识一个事物的重要方法。本节课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简单的物体入手,让学生自己搭建自己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了各种搭建练习,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唐霞:本节课要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能够按要求搭建立体图形;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会用上下左右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通过搭建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