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萍)浅谈友善用脑课堂的教与学
时间:2014/11/6 15:35:26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033次
浅谈友善用脑课堂的教与学
一、学习目标
二、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教师提前进入教室,观察学生,为学生进行心理减压,并重点关注与调控精神状态不佳的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
上课3-5分钟,教师应当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明示或暗示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和规则(建议将学习目标和课堂进程关键词展示在黑板的左上角),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课堂活动内容和活动规则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将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和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融汇在课堂活动与规则之中,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体验、探究交流和汇报展示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堂形式
(一)团队学习贯穿课堂始终
团队学习是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开展团队学习首先要依据学情调查结果,按照“同质异构”原则进行科学分组。“同质”即好学生与好学生组合,中等学生和中等学生组合,所谓的“差”学生和“差”学生组合。“异构”则是将不同思维类型和认知倾向的学生进行合理调配,避免思维类型与认知倾向相同的学生扎堆。
团队学习应以“团团坐”形式码放桌椅,每个团队由4-5人组成,所有团队面对黑板形成马蹄形分布,以利于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之间的交流探讨。
团队学习是个人优势充分发挥,团队成员默契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二)多感官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友善用脑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积极创设诱发学生思考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在体悟中自主获得学习结论。多感官教学是友善用脑课堂的基本特征之一。
(三)合理运用友善用脑课堂教学元素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大约10—15分钟为一个单元进行分段教学,通过活动设计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调节课堂教学节奏。
根据课堂实际需要,适时、适度、适当运用友善用脑思维导图、音乐、冥想、健脑操等课堂教学元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一般一节课采用2—3个元素为宜。
四、科学评价有效调控,让学生形成科学学习的氛围
评价是友善用脑课堂教学中教师调控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将友善用脑课堂评价表展示在黑板右侧,评价表包括组名与倾听、规则、合作三项内容,教师根据课前制定的规则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生一起为各组打分。周密严谨的规则,公正及时的评判,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的自主局面,共同生成课堂学习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