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萍)浅谈友善用脑课堂的教与学

时间:2014/11/6 15:35:26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033次

浅谈友善用脑课堂的教与学

    友善用脑课堂是依据并体现“创设场景、诱发思考、引导结论”的友善用脑课堂教学原则,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课堂。

一、学习目标

    学习科学是研究人的学习机能的学科,开展学习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类在认知和社会化过程中学习的规律和技巧,以使人类更加高效地学习。友善用脑是学习科学在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与动摇。

    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目标实质上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目标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清晰准确地表达出“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力戒空话大话套话。

二、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教师提前进入教室,观察学生,为学生进行心理减压,并重点关注与调控精神状态不佳的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

上课3-5分钟,教师应当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明示或暗示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和规则(建议将学习目标和课堂进程关键词展示在黑板的左上角),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课堂活动内容和活动规则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将自己对学生的理解和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融汇在课堂活动与规则之中,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体验、探究交流和汇报展示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堂形式

(一)团队学习贯穿课堂始终

团队学习是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开展团队学习首先要依据学情调查结果,按照“同质异构”原则进行科学分组。“同质”即好学生与好学生组合,中等学生和中等学生组合,所谓的“差”学生和“差”学生组合。“异构”则是将不同思维类型和认知倾向的学生进行合理调配,避免思维类型与认知倾向相同的学生扎堆。

团队学习应以“团团坐”形式码放桌椅,每个团队由4-5人组成,所有团队面对黑板形成马蹄形分布,以利于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之间的交流探讨。

团队学习是个人优势充分发挥,团队成员默契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二)多感官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友善用脑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积极创设诱发学生思考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在体悟中自主获得学习结论。多感官教学是友善用脑课堂的基本特征之一。

(三)合理运用友善用脑课堂教学元素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大约10—15分钟为一个单元进行分段教学,通过活动设计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调节课堂教学节奏。

根据课堂实际需要,适时、适度、适当运用友善用脑思维导图、音乐、冥想、健脑操等课堂教学元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一般一节课采用2—3个元素为宜。

四、科学评价有效调控,让学生形成科学学习的氛围

评价是友善用脑课堂教学中教师调控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将友善用脑课堂评价表展示在黑板右侧,评价表包括组名与倾听、规则、合作三项内容,教师根据课前制定的规则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生一起为各组打分。周密严谨的规则,公正及时的评判,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的自主局面,共同生成课堂学习结论。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