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萍)那些年,我们都不曾被深深的打动过吗?——观《热血教师》有感
时间:2014/10/29 9:57:42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991次
那些年,我们都不曾被深深的打动过吗?
——观《热血教师》有感
一个带着金丝边眼镜,领带衬衫,褐色头发的普通男教师,眼睛里满是热力四射的光芒,他年轻充满热情富有创造力,他运用独特的教学规则和革新式的教学方法教育每个调皮的小捣蛋,为家境困难想要念书的女孩打通通往课堂的道路,让有着艺术天赋的男孩得以发挥特长。
数次的观看影片后,我一次又一次被打动着,被震撼了,为着克拉克老师的爱心、热情、尊重、对教育孜孜不倦的付出,为着那我不曾领略过的一番激情四射热土而泪流满面。
我在思考着,我在尝试追逐着那片我一直向往的蓝色星空。目前,我们学校正在进行“友善生命课堂”的课改研究,很多都在践行,我也不例外。就拿我如何引导孩子们背诵课文来说: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有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过程的发生是不均衡的,熟记后最初遗忘的较快,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遗忘会由快到慢,到最后就基本不会遗忘了。根据这一规律,为了防止遗忘,提高记忆效果,就应该及时复习,趁热打铁。与其等已经遗忘了再去重记,不如及时复习防止遗忘。所以,如果我们在引导孩子们背诵课文的时候,大胆的创新,尝试着用友善用脑的背诵方法,让孩子们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去复述、去表演、去感情朗诵、甚至是唱出来等等,我想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只要教师理清文章思路,分层次的逐步教给学生相应的动作或者是表演,充分发利用和发挥他们好动的天性,孩子的记忆将会更加深刻。孩子们在做动作的时,左右手的相互交替,也是左右脑的交叉运动,有利于大脑的供氧,缓解紧张的情绪,让大脑记忆处在最佳的状态,这种友善用脑的背诵方法将会使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上一篇课文。
那些年,我们都不曾被深深的打动过吗?如果你我被打动过,一定会带着对教育的热情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