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芬—《热血教师》观后感

时间:2014/10/29 9:56:29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050次

上周在冯主任的推荐下,观看了《热血教师》这部影片。影片主要讲述了那些被社会、学校、老师、同学甚至家人所放弃的孩子,在克拉克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从学困生转变成优等生的过程。这部影片对于教育人士来说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在克拉克老师眼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和意志,对待他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而这主要靠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在克拉克班级里的20几个孩子,各具特色,都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只是他们的潜能并没有被发掘,而克拉克就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把这些孩子的潜能激发出来,让他们创造奇迹,创造梦想,超越自己认为无法逾越的鸿沟。克拉克老师对教育的执着深深打动了我,但是前期他与孩子沟通并不是很顺利,他在孩子们面前绞尽脑汁,却始终不得其法。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用各种非常规的方式来教授,例如把美国历史的重点编成RAP(说唱的形式)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并用近似于自虐的方式,和学生打赌,以此来让他们能专心听课的方法。虽然在教育的方式和其他的老师有所区别,但是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部电影给我的启发是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到有教无类,对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在教育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融入学生群体,例如下课和孩子一起玩跳绳,而不是下了课、拿了书就往办公室走。例如学生学习有进步,要及时鼓励,那一根根的棒棒糖甜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嘴,更是孩子的心,有这样一位老师关心、爱护他们,班集体才能像一个家一样,同学间互相信任和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并在学习方面展现自己的才能与潜力。

教育学里常说,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上课的时候,一切的教育都要通过教育主体才能产生作用,因此,我们要多多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在以前,我总喜欢上课前制作好精美的ppt,一切的教学思路都跟着ppt走,却不知道,无形中,我过于依赖ppt,我的关注点也在ppt上,而没有留心学生学习的情况。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动莫过于对教育要有热情、对学生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时刻关注学生,为祖国娇嫩的花朵充当引路人,让我们一起披荆斩棘,在教育的道路上无所畏惧!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