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时间:2014/8/31 12:50:58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859次
“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学校决定,十月份在全校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目标
总目标: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年级段达成目标:
【一、二年级】
(一)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3、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回家后先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
5、书写规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
6、爱护课本,不乱撕作业本。
7、认真学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8、在师长的引导下,学会看课外图书。
(二)文明习惯
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晚安……会说普通话。
2、对老师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早上起床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晚上休息时向爸爸妈妈说“晚安”;接递物品用双手。
3、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4、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打架,不骂人。
5、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
6、不做危险游戏,课间休息不追跑。
7、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三)生活习惯
1、认真做值日,不让家长帮忙。
2、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
3、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
4、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
5、按时睡觉、起床。
6、不乱扔东西,见废纸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箱。
7、自觉排队离校。
【三、四年级】
(一)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2、课上专心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3、学会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5、认真上好早读和午间自习,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6、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7、常看课外读物,并做摘记。
(二)文明习惯
1、不打架、不骂人、不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
2、课间不在教室和楼道内追逐喧哗,做健康有益的游戏。
3、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
4、礼貌待客,学校来客人时主动问好,并为客人引路。
5、爱护课桌凳,不乱刻乱画。
6、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7、同学有困难要热情帮助,不欺负弱小。
(三)生活习惯
1、不进入游戏厅、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2、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迷信活动。
3、勤洗头、洗澡,自己洗各种衣物,把干净的衣物叠好。
4、积极主动做值日,自己整理房间。
5、体贴父母,帮父母做扫地、擦窗、刷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6、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捡起来放到果皮箱里。
7、不乱花零钱,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等东西。
8、熟悉119、110、120、122等电话,且能正确使用。
【五、六年级】
(一)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3、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
4、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独立思考。
5、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学写读书笔记。
6、不登陆不健康的网站。
7、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二)文明习惯
1、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与长辈有不同意见时要多沟通。
2、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不起、叫绰号。
3、热心帮助别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不欺负弱小。
4、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5、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6、不做危险游戏:不在楼梯扶手上滑,不拿棍棒刀打闹,不从高处下跳,等等。
(三)生活习惯
1、不进入游戏厅、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2、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迷信活动。
3、不乱吃药品,远离毒品、硫酸等危险品。
4、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5、见到垃圾能主动捡起来,看到别人扔垃圾物主动劝阻。
6、不乱花零用钱。
7、早餐吃得好,中餐吃得饱,晚餐吃得精而少。
8、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自己整理房间。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09年10月9日—12日)
1、制定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方案,细化分解各年级养成教育目标,打印发放到各个班主任。(德育处负责)
2、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并通过班主任向学生广泛宣传发动。(德育处负责)
3、举行一次国旗下的动员讲话(10月12日);通过悬挂横幅、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开展广泛宣传,(出版一期主题黑板报,结合国庆板报检查)。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10月13日—11月8日)
1、十月份的晨会课、班会课等,要围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开展讨论、辩论赛和演讲等。(各班上交一篇“好习惯伴我行”主题班队会教案)。(少先队负责检查)
2、班级成立学生“监督队”,及时纠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学校由大队委成立监督岗,稽查全校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少先队负责检查)
3、开展各种形式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在认识上与学校保持一致,做好配合。(德育处负责检查)
4、每天值日行政、教师及时到岗,按学校规定的值日要求完成规定内容,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求如下:全天候巡视校园,负责登记学生吃零食、乱丢纸屑等违纪现象,放学时间负责出校秩序。 2、上操时认真巡视,对学生纪律及卫生等情况进行登记,及时处理突发事故。(校长室负责检查)
第三阶段:表彰总结阶段(2009年11月9—15日)
开展“文明标兵”、 “文明班级”评选活动。
1、在各班评选“文明标兵”的基础上,推荐上报,每班名额5名。(少先队负责)
2、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将被评为“文明班级”,名额不限。(德育处负责)
2009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