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2007-2008学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时间:2008/1/9 9:05:20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477次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生态型、信息化”的办学目标为宗旨,继续贯彻执行教育科研要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的具体方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开拓创新,构建适应我校教育发展和学校特色的教科研体系。
一、加强学习培训,注重思想观念的转变
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本学期,我们在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组织大家认真学习相关的教学刊物。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提高了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教科研来支撑。观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他们注重从教育教学的实际来发现、研究问题,着眼于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进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随笔。
二、依托个人课题,推进学校课题的开展
个人课题作为草根工程,课题金字塔的塔基,在学校课题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本学期我校充分利用个人课题选题小,涉及人员少,研究周期短,解决问题效果明显等优势,在全校范围内针对学校“十一五”市、区两级课题确定多个子课题,再在子课题范围内让教师挑选适合自己研究的个人课题进行研究,然后择优上报区教科室参加区个人课题的评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每个学科都确立了至少两个子课题项目,并确定了各子课题的研究项目名称和具体研究人员,及时做好研究情况记录。在此基础上,召集各子课题负责人下发各学科子课题调查问卷,获取“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和“学习方法”方面的资料。整个过程下来,共确立了10项校级个人课题,并有3项个人课题获区级立项,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推进了学校课题的开展。
三、教研科研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工作思路中力求抓住两个力点,即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成为联系它们的纽带,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在实施过程中,充分重视并切实开展好公开课研讨活动。教研组长在制定计划时,能明确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备课组长在任课教师上课之前,能组织同年级教师针对上课的内容进行集体备课,课后组织听课教师对教学进行充分讨论,做到课前先研究,课后再反思。正是基于这样的教研科研氛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才逐步增强,教科研水平才渐渐提高。在本学期所开展的几次学科赛课中,不论是语文,还是科学、体育,参赛教师都展现出了应有的水平,特别是科学学科,参赛教师一路过关斩将,直到代表区参加市级赛课。在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校余有春、汤正权老师也不辱使命,分别获得了区二、三等奖。
四、注重科研总结,加大研究成果的推广
本学期,我们根据上级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安排,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课题组老师、青年教师)认真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其中有1篇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3篇教学设计获国家级一等奖,2篇获国家级二等奖,2篇获国家级三等奖,1篇获教学论文获省二等奖,6篇教学论文获省级三等奖,5篇教学论文获市三等奖。
回顾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比如参与的面不够广,多数是被动地参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建议:
1、充分利用区、校骨干教师的在各学科中的作用!
2、明确中青年教师职责履行办法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并填写职责履行登记表,进行一年一度的考核。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