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礼让为先

时间:2014/6/7 17:57:34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908次

 

百礼让为先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案例背景】

每天上午三四节以后,因为很多班级上音体美和信息课,有的去专用教室,有的下楼去运动场,有的下课上楼回教室……霎时间,教学楼的楼梯处,上上下下,显得十分拥挤。还有乘坐校车问题,孩子们先是排队等候,当校车送走第一批孩子,回到学校,还没停稳,孩子们就开始骚动了,开始使劲往车前挤……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学校要求每个班级搞一次安全方面的主题班会,并要求我们红领巾广播站做一次专题播音。面对学校布置的任务,老师们感觉应该分析问题的症结在哪儿?讨论来讨论去,大家一致认为就是一个“让”字做得不够;如果相互之间忍让一点,谦让一点,一切就会井然有序了,自然不会发生那些惨剧了。于是,学校决定以《百礼让为先》为主题,来做这两件事情。

【案例描述】

根据学校要求,大家决定抓住学生上下楼梯和乘坐校车这两个重点,发散开去,在全校范围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并在此基础上,以《百礼让为先》为主题,精心编写播音稿,利用周五下午第二节对全校进行广播。

一、主题班会的大致流程

(一)规范上下楼梯——楼梯朝天,各走一边

【反面教材】主题班会之前,学校组织人手上网搜索了内蒙等几个学校发生踩踏事故的惨烈视频和文字报道。准备用它当做反面教材,用血的教训,对学生进行教育。另外学校安排专人拍摄了本校学生“无序”上下楼梯的图片和视频,供各个班级选择使用,让学生观看。

【学生反应】学生看后,从学生的表情看,他们好像对发生踩踏事故的视频,比较惊悚;而对自己每天无序上下楼梯,好像“无动于衷”。

【适时点拨】这时,老师就要点拨了。踩踏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某个突发的意外引起的,比如某个学生不小心跌倒,或者某个学生系鞋带或者弯腰捡拾某样东西……

【真知真觉】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上下楼梯应该怎么做?进入班级汇报讨论结果时,有学生总结说:上下楼梯靠右行!为了加深印象,我们还设计了搞笑的宣传语:“楼梯朝天,各走一边!”从讨论情况看,有学生说:不推搡,不打闹。还有学生说:遇到意外情况,要稳住,不推挤。

【抛出问题】根据学生讨论情况,教师适时点拨,告诉孩子们:遇到意外情况,不能起哄!我们每层楼梯都是分成两段的,一定站在楼梯中间那个比较大的平台,站立不动。学生说了很多,句句在理。有的老师猛地抛出一个问题:课代表捧着一大包作业本上楼,那别人应该怎么做呢?

【亲历亲为】有的班级还将学生分成两拨,演示一下,上下楼梯合乎规矩的做法。“纸上谈兵”自然过渡到实际运用。

【后续工作】后来,学校还专门制作了小脚印,利用脚趾头的方向,时刻提醒孩子上下楼梯,自觉靠右行。

(二)校车*公交车都要有序上车

【校车说事】关于乘坐校车,对我们学生来说,简单地讲一讲,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做到排队有序上车,因为我们的校车是政府补贴,租用的是豪华大巴,每个学生上车后都有自己的固定座位,不存在打站票的问题。

【辐射公交】但是,生活毕竟是生活!尤其像我们偏远的农村,孩子乘坐公交车进城,还是比较多的;路途远,班次少,疯抢座位的现象,几乎是常态。老师们觉得教育应为生活服务,有必要由乘坐校车,辐射到乘坐公交车这件事上来。为此,学校特地安排专人,利用几个周末,带着相机去公交底站,抓拍了几组镜头,让孩子看后说感想。最后孩子一致认为:应该等车子停稳后,排队上车。有教师用幽默的语言说道:一路站着到南京,肯定不会累死的;我们这么小,随着人群往前挤,你肯定刹不住……

【主动让座】还有老师特别智慧地抛出问题:就算你坐上座位了,遇到老人或抱小孩的,你应该怎么做?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给他们让座!顺势引导孩子:为了自身安全,排队有序乘公交,不推不挤!

二、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稿编写与节目的编排

我们学校目前还没有校园电视台,只有两周一次的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节目。收听播音是纯听觉的东西,与我们的主题班会也有不同,它不需要讨论,完全属于“被动吸收”。为了达到播音效果,播音稿的撰写必须达到一定高度。

【散文导入】当时我们确定的播音主题是《百礼让为先》。广播站负责人就以《百礼让为先》,写了一篇200多字的散文,从我中华是个礼仪之邦,向来信奉“百礼让为先”的宗旨,从忍让、谦让延展开来;然后说到同学之间小摩擦,“退一步海阔天空”;最后铁路道口,“宁等三分不抢一秒”,再讲到骑自行车要避让行人车辆……一篇小散文,两个播音主持,一人读一层意思。

【故事激趣】接着讲“三尺巷”的故事,阐述同学之间应该有的相互忍让。

【数字渲染】后面主要讲上下楼梯发生的踩踏悲剧,重点用数字渲染那个“惨”字,然后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文明乘车】以及乘坐校车公交车,应该排队依次上车,决不能疯抢座位。这些都是由全校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浓缩而来。

【避让火车】考虑到我们谷里周边被几条铁路包围,增补了一个如何过无人道口的内容。

【格言提升】播音结束之前,还让孩子朗诵了几条搜集来的格言警句。

【播音效果】三十分钟的播音,三十几个班级收听之后,反应良好;播音稿上交之后,布置任务的领导,也很满意。

【反思与展望】

1、作为主题班会,确定两个中心议题,把文明礼仪融入其中,学生能感受到文明礼仪带来的好处。这样就能把文明礼仪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样就不空洞。对全体学生的播音,也是这样。

2、上下楼梯从反面教训入手,然后通过讨论,得到正面的收获,最后带领学生实际走一走,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由乘坐校车这个事例,辐射开来,引导学生乘坐公交车不能疯抢座位,更具有实际意义。校内安全相对容易做到;出了校门,没有老师的管教,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这样的课堂延伸更具实际指导意义。因为教育得法,我们学校近年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责任事故。为学校打造安全教育特色,奠定了坚实基础。

3、红领巾广播站开播也有很多年头了,尤其是近年来,有专人负责,所以播音效果一期比一期做得好。但是对比校园电视台,单纯的播音,自然有它的先天不足。对孩子来说,仅仅是触摸耳膜,远远达不到“刻骨铭心”的效果。总体感觉本次播音形式还是过于单一。播音形式,还应该丰富多彩些。除了讲故事,还应该变换一些表现形式,比如小品、相声。形式多样了,学生乐意接受,收听效果会更好。怎样能出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来呢?古人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撰写播音稿之前,作为主管老师应该多听听别人的班会课,看看学生们有哪些精彩表演。这样博采众长,比自己一人“闭门造车”,自然要好得多。

4、“百礼让为先”是个大命题!这次全校围绕一个主题,结合学校目前的实际,选择几个点,让所有班级召开主题班会;普遍开花之后,再利用学校的喉舌,造声势。几番“狂轰滥炸”之后,效果是明显的。本次播音牵涉的面,虽然铺开了,但也仅仅是浅尝辄止,后面需要深入的东西还很多。好在人们常说:“安全警钟常鸣!”安全注意事项时时讲,天天讲。以后的晨会和班会课,以及后面的红领巾广播站都可以继续讲……如果“让”字能深入人心,学校安全隐患必将少了很多。

【撰稿人  梁玉玲】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