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十四五规划课题 --《聚焦儿童深度思维培育教学方式的研究》教学研讨活动(八)
时间:2024/9/26 15:43:20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477次
区十四五规划课题
--《聚焦儿童深度思维培育教学方式的研究》教学研讨活动(八)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9月24日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进行了区十四五规划课题---《聚焦儿童深度思维培育教学方式的研究》教学研讨活动。六年级备课组的丁思烨老师执教了一节展示课—《穷人》。
《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课堂伊始,丁老师出示了有关环境和心情的词语,引导学生借助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故事。紧接着,走进主人公桑娜的内心世界,丁老师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桑娜心理的句子,自由读一读,哪里的心理活动最强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相关语句,在读中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他会说什呢?”联系到渔夫,进而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渔夫一家的贫困。接着,丁老师通过导学单的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桑娜内心世界的忐忑与不安,细细品味,说说桑娜收养孩子的心路历程,进而让学生明白桑娜是一个善良的人。有了前面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学习12-17自然段时,丁老师让学生运用已有学习方法,走进渔夫的内心世界,感悟渔夫的人物形象。抓住“嗯,是个问题!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关键语句,明白渔夫是一个粗中有细、善良的人。
课后,丁思烨老师进行了简单的说课,同时也分享了在备课时的思考、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等。以备课组为单位,全体语文老师积极研讨,畅所欲言,畅谈自己的收获与见解。肯定了这节课的两点,同时也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们认为丁老师教学目标清晰,重难点明确,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在读中悟。在读中学。丁老师以人物对话为突破口,巧妙地串联起文章内容。课堂上将《补充习题》上的题目融合到教学环节中,符合双减政策。但老师在朗读指导时,可以更深入一些,老师可以进行朗读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字词教学需有所涉及,课堂上应留有时间让学生写字练习。
行于探索,成于实践;研修不止,奋楫者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潜心把课题做“严”做“实”做“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实现以研促教,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