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 探索新实践——谷里小学承办翠屏山片语文教研活动
时间:2023/3/15 11:36:47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003次
聚焦新课标 探索新实践
——谷里小学承办翠屏山片语文教研活动
阳春三月,细柳微斜。3月14日,我校举行了江宁区翠屏山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主题为“践行课标新理念 明确目标促发展”,以新课标为指导,聚焦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一节课,谷里小学付凡老师执教的是《刷子李》,付老师由天津特有的称呼方式导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关于刷子李的人物特点,付老师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学生们各抒己见。在精读课文环节,付老师紧紧围绕“技艺高超”,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在学生的分享交流中,总结概括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能够更好地丰富人物形象。语文课上,付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朗朗读书声中,感受刷子李的胸有成竹、高超技艺。
第二节课,谷里小学王冠南老师执教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跳水》。王老师在学习字词环节设计的十分巧妙,结合帆船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桅杆、船舱、横杆等词语,使学生对比较陌生的词语有了形象可观的理解。在概括文章的内容时,王老师借助文中的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这样就降低了难度。精读课文环节,王老师围绕“哪一个故事情节最惊心动魄?”展开教学,这样回归课文,学生则有理有据地回答。此外,王老师还抓住文中水手的三次大笑,体会水手们是如何把孩子逼向危险境地的。整节课教学内容丰富,目标清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三节课,滨江学校朱玲老师执教的是文言文《杨氏之子》,课堂伊始,朱老师的自我介绍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用课题的方式介绍自己,活跃了课堂氛围。初读课文环节,杨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朗读,学生读书时朱老师相机纠正学生的读音,并亲自示范读,让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相机指导如何把文言文读好,注意“声断气连”。在理解文意时,朱老师指导学生学生借助注释,围绕“甚聪慧”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有礼。值得一提的,识字写字环节,朱老师留了充足的时间。既有范写,又有作品讲评,真正落实了“双减”新理念。
第四节课,开发区学校的陈影老师执教的是诗歌《彩色的梦》,陈老师导入课题后,有感情地蓝读了课文,陈老师声音亲切、甜美,给学生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课堂上,陈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诗歌,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陈老师将文中难度的词语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多读几遍。在学习第二小节时,结合课文插图,先让学生找一找当彩色的梦滑过山坡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接着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比较句式、对比朗读,感受彩色的梦的神奇。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聊天”“烟囱”“叮咛”时,陈老师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了落实新课标要求,陈老师在指导写字环节,预留了20分钟,对于学生的书写更加有针对性、更有效。
课后,四位上课老师进行了说课,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在备课时的设计思路以及上完课后的一些反思。随后,翠屏山片长陈健校长对四节课进行了精彩而深刻的点评。陈校长认为,四节课虽是不同的类型,但四位老师都展现出了较高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紧紧抓住单元要素以及书后习题,使得各个教学环节都更有方向,教学目标更加精准。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语文课堂应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感。一二年级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识字写字,老师应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当堂练习,当堂反馈,这样的识字教学会更扎实。
本次活动,青年教师有了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平台,也为其他老师创设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机会。生动的课堂,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更离不开专业引领与指导。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青年教师努力奋进,不断成长,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