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美术备课组活动
时间:2019/12/18 16:16:41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277次
谷里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美术备课组活动
记录人:王梦阳
一、集体备课流程
时 间 | 2019.10.23 | 地 点 | 美术室 | 主持人 | 毛楠 |
参加成员 | 全体美术教师 | ||||
备课内容 | 四年级上册《鱼的纹样》 | ||||
活 动 过 程 | 1、毛楠老师上课试讲并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 2、全体听课教师针对毛老师的说课试讲进行教学记录并研讨,所有教师轮流发言。 3、教研组长总结发言。 | ||||
|
|
|
|
|
|
二、教案设计:
《鱼的纹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简化、夸张等手段设计出不同鱼的纹样的形态,并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装饰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鱼的纹样的装饰美感,理解纹样的普遍特征和鱼的纹样的独有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观察各种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及有关鱼的形象的艺术品,引导学生掌握鱼的纹样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一定的形的范围内,能抓住鱼的形态特征,巧妙地运用点、线、面及色彩等元素创造出更美、更个性化的鱼的纹样。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图片欣赏,谈话导入
师: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他们都与什么有关?生:鱼。
师:新石器时代人们就会运用鱼的纹样来装饰和美化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关于鱼的成语、熟语(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赋予鱼许多美好的想象和祝福,今天我们就和鱼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学习《鱼的纹样》。
2. 揭示课题:鱼的纹样
二、引导观察 归纳总结
1. 鱼的外形设计
师:瞧,老师这有两张鱼的图片,它们都什么特点?(一张是真实的鱼,另一张装饰的鱼)
师:你更喜欢哪张?真实的鱼很灵动,装饰过的鱼跟真实的鱼相比有着另外一种美,这也是今天要学的装饰美。
要想画好鱼的纹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身体.鳍和尾巴。抓住了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画出各种形状的鱼。
第一步就是抓外形,抓外形时尽量概括、简化,(图)像这两条鱼,一条可以概括成三角形,一条可以概括成椭圆形;也可以加入夸张、变形,(图)让圆的更圆,方的更方,这样设计的鱼更有情趣。其实自然界中的鱼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这简单的几种。(出示课件)
鱼的形状是千变万化的,(出示课件)只要我们学会了概括、简化、夸张、变形的手法,就都能把它们表现出来。
2. 教师示范
我先画一条自己最喜欢的鱼,它有圆圆的身体、大大的尾巴,细细的鱼鳍,还有亮亮的眼睛。你想不想也试试?
3. 学生第一次作业
师:两分钟的时间,勾出你最喜欢的鱼的外部轮廓特征,注意要简洁、夸张,不能和老师的一样哦。
4. 鱼的纹样设计
师:鱼的外形画好了,现在该给鱼儿画上漂亮的纹样了,想画好纹样,我有3件法宝。
第一件:点。
师:这些鱼的身上都有什么呀?生:身上有很多小点。
师:如果鱼儿身上全是这样的点,那就成了一堆乱麻,毫无美感。点可以有大有小,有虚有实,经过点装饰过的鱼儿变得更加活泼可爱了。
第二件:线。
师:如果鱼儿的身上都是这样的线,就成了马路上的斑马线了,只有当粗粗细细的线组合在一起,才会有节奏感。弯弯曲曲的线看起来多有动感啊。不同的线组合在一起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第三件:面。
师:这些鱼儿身上有大块大块的色彩,这些大块的色彩在美术中叫做“面”。如果鱼儿身上都是面,那就成了“有眼无珠”啦,所以只有合理运用块面,才能使鱼的纹样对比变得更加强烈,我们来看,是不是?
小结: 3件法宝介绍完了,它们就是活泼的点、洒脱的线、稳重的面。它们是纹样设计的三大基本元素。其实点、线、面的设计是相对的,点大了就成了面,线条短了就成了点,点连成一行就是线,线连成一片就成面,我们要想合理运用点、线、面这三大元素,就要注意疏密、大小、虚实、对比的变化,这样的作品会带给我们更丰富的感受。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鱼的设计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5.感觉还缺少了什么?彩色。加上鲜艳的色彩鱼更美丽。
6.学生第二次作业
师:海洋公园门口的墙面,需要许多的鱼儿加入。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赶快把手中的鱼儿画上漂亮的纹样,然后把它剪下来,贴到墙面上来,好吗?乘着音乐我们赶快开始画吧,音乐停止的时候,我们就该完成了。(循环播放学生作品)
四、展示评价
将作品贴到墙面上来,互相欣赏评价,体验装饰美感和成功后的快乐。
师:谢谢大家一起合作把墙面装饰得这么有趣。真好!
五、课后拓展:鱼纹艺术品的欣赏
让我们来了解一点鱼的小百科。
人们常常借鱼表达美好愿望。希望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就贴“年年有鱼”的剪纸窗花;希望孩子从小奋发向上,将来可以飞黄腾达,就让他们多看看“鲤鱼跳龙门”的年画。
用鱼来设计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接着看。再出示一组图片:
1. 鱼形玉佩
这是西周时期的一块鱼形玉佩。3000年前的工匠用玉石做出一条弯曲的鱼,然后再在上面以细线勾勒出眼、鳃、鳞、尾巴等结构,并且进行装饰化处理,非常精美。在它前后两端打上孔,穿上线,挂在腰间既美观又吉祥。
2. 鱼形身份证
身份证并非当今社会才有,我国古代社会早已出现。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千多年前唐代朝廷发给官员的“鱼符”,它用木头或金属做成鱼的形状,分左右两片,鱼符里面刻有官员姓名,在哪里做官,做几品官等。它的主要用途是官员被应召入宫时用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是我国最早的“身份证”。
3. 三彩鱼形壶
这是辽代的一个三彩鱼形壶,壶的形状模仿鱼的样子,造型奇特,十分生动巧妙。它的表面是黄、绿、白三种釉色,清新、淡雅,是辽代瓷器中之精品。
师:看看这些作品,让我们由衷感叹,设计师们多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啊!
七、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鱼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影响着人类的艺术,从而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最后我想说,鱼是美丽活泼的动物,鱼是丰收和富裕的象征,鱼会变成美丽的纹样,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作业要求
第一次作业:用概括简化变形的方法完成自己喜爱的鱼的外形设计。
第二次作业:学会利用点、线、面的设计元素来完成鱼的纹样的设计。
教与学的评价
1. 本课在教的环节中,教师侧重于设计纹样元素的方法和手段的体验,所以评价以激励启发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参与讨论,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2. 本课的作业点评有两次。第一次是用简单概括、简化、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喜爱的鱼的外形,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只要求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不足即可。第二次的作业,学生的鱼形纹样都贴在了墙面上,这时的评价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也可以是对别的学生进行点评,或是提出修改的建议,总之,此时的评价要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方能有效。
反思和总结
课的开始,从捕鱼.钓鱼.赏鱼的图片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也勾起了他们对鱼的纹样的回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在这之前已有一定装饰纹样的知识基础。学生对简化、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只要把控好课的节奏,让孩子通过学习,把心中那份对鱼的喜爱,通过绘画的方式,运用一定的方法表达出来即可。在课堂中,我着重让孩子通过充分欣赏,能意识到点、线、面三大要素的重要性,明白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创造美。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生活中,很多鱼身上的纹样就很符合装饰的法则,所以,我选择了很多这样的图片,让孩子受到美的熏陶。学生作业时也不强调一定要点、线、面结合,我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度和发挥的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的纹样,从课堂的效果来看还不错。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这节课上通过学习,孩子们了解到鱼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影响着人类的艺术,成为我们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说,这节课的文化含量也不轻,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一点,让孩子们得到文化的熏陶。
我认为本课的亮点在于最后的作业展示,纹样设计最终的目的就是服务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鱼形纹样的墙绘设计完全符合了这一理念,孩子们通过学习,意识到在课堂上学的知识是能跟生活紧密相连的,不是纸上谈兵,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想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此。
三、活动记录:
四、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