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四语备课组活动
时间:2019/12/12 9:25:25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377次
谷里小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四语备课组活动
一、时间:11月19日
二、地点:教师发展中心
三、主备人:张从从
四、参加人员:徐子敬、陈萍、孙勤晨、邓蕾、王爱丽、耿薇薇、严孝勇、尹莉丽、王小娟
五、主备人讲稿:
六、活动记录
七、教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惩处,清晰,赞叹,效,肇事等字词。
能说清楚本文主要叙述那三件事情,并用“之所以……是因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抓关键词了解周恩来立志原因,学习周恩来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自古以来有很多关于志向名言你们能说一两条吗?
有个人在12岁时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齐读课题
提醒:崛 字山字旁提起来
3.那你们好奇他为什么说这句话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并出示读书要求:
(1)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不会字词进行标画出来。
2.你们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出来,为什么年仅12岁的周恩来会说出这样的话?
并板书:中华不振 振是什么意思?那这句话的意思是?
是啊,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这位有思想的青年人才说出了这样的话。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读一读这篇课文,你们能找到这篇文章主要说了那三件事吗?
三.捋清文本顺序,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
1.第一件事: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
(1)分角色朗读“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明媚而读书”,并相机续
追问这些都是为了谁?年轻的周恩来是怎样回答这句话的?
(2)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并引导学生注意“清晰而坚定”该怎么读。并追问“难道他是一时兴起?”(这样助
学生感受周恩来是经过深思熟虑而说的话)
(4)再次齐读这句话。
(5)他的回答得到了谁的赞赏?谁能来读一读?注意(高兴,连声赞叹写出来魏校长的佩
服和赞赏)用顺口溜方式教学“赞”:两个王先生在夸一个宝贝,注意第一个先最后一笔提上去。魏校长说的“有志者”是什么意思?效又是什么意思?
点名读
第二件事: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由于中华地盘被占,不可随意走动,他很不解。
(1)介绍当时社会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其原因。
(2)主抓“疑惑不解”,①解释词语意思
②进行造句
3.第三件事,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眼见一位中国妇女受欺负没处说理。体会到伯父说话的意思。
(1)生读(注意 惩处的读音)
(2)抓住“那个女人正在哭诉什么”展开讲,哭诉目的是什么?可能哭诉些什么?如果你是那个女人,你的感受?受伤害只有那个女人?
(3)抓住惩处一词,理解“中华不振”
①注意惩处字形,上下结构。
②理解词语:读词语,解词义,明方法。
③惩处谁?为什么要惩处他?巡警为什么不惩处?
④齐读本句。出示文本
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女人。
⑤介绍当时我国所处的水深火热背景。丰富学生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⑥再次齐读课文
(3)同学们,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中国不振),所以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说了这样一句话,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回顾文本
1.那你们能用“之所以……是因为”来概括文本吗”
五.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
哪三件事?(时间.地点.人物)
八、听课教师签到表、反馈表(评价表)
九、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