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谷里小学科学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18/11/6 12:14:06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180次

谷里小学科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活动安排表

集体备课内容

集体备课时间

集体备课主讲人

参与活动教师

《明亮与黑暗》

2018.10.10

柏雅文

科学教研组

活动过程

1.课前审思:

柏雅文老师:解读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以及所要传到的设计理念。

2、教学设计

10.明亮与黑暗

【教学目标】

1能够想办法让光进入封闭纸盒,会用“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表述光的作用。

2知道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于亮和暗的要求不同,学会保护眼睛的办法,会选择合适读书和学习的地方。

3通过探究手电筒光斑的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学难点】

学会探究手电筒放置位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并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封闭的纸盒)这是什么?(纸盒)老师在这个纸盒里放了一个物体,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谈话:可是这是个封闭的纸盒,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里面的物体呢?(开孔)

3打开事先挖好的小孔,请学生上台观察。提问:通过小孔你能看到什么?(黑黑的、看不清)

4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你看得更加清楚?(开更多的洞)

5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6. 提问:为什么我们能看到里面的图片了?

7. 学生思考回答。

8. 思考总结:光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物体。

二、探究活动

1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手电筒,打开它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回答。

3讲述:我们将手电筒照亮的那个区域叫做光斑。光斑就是指有光照射的比其他地方明亮的一片区域。

4提问:墙上的光斑大不大?亮不亮?你们觉得光斑的大小和亮度会改变吗?你有什么办法?

5学生思考回答。(改变手电筒和墙面的位置)

6提问:你们准备怎么实验?

7. 讲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手电筒,每两人一组,一个人将手电筒对着桌面的白纸照射,会有什么?(光斑)另一个同学记录下光斑的大小和亮度。

8. 注意事项:手电筒稳定后再实验,不能拿灯光直接照射他人眼睛。

9学生动手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10结论:手电筒距离纸面的距离约远,光斑越大,亮度暗。手电筒距离纸面越近,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11追问:你们觉得为什么光斑的亮度会发生变化呢?

12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

三、联系生活

1提问: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光有明暗之分,那么在你做什么事时希望周围亮一点?

2学生自由回答

3追问:是不是时时刻刻都希望这么亮?什么时候希望可以暗一点呢?

4学生自由回答

5谈话:这么说来是不是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

6(出示图片)你觉得下面的做法好不好?

7. 总结:这些图片告诉我们在过强或者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都会伤害眼睛,要学会保护眼睛。

四、拓展延伸

1谈话:大家喜欢看书吗?你们觉得我们应该在下面的哪种场景里看书呢?

2学生回答

3. 学了今天的课,你们知道应该怎么保护眼睛吗?

【板书设计】

明亮与黑暗

光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物体

距离近——光斑小——亮

距离远——光斑大——暗

3、研讨过程

周金陵:光斑大小和颜色变化可以在黑板上用一张白纸演示给同学们看,这样会更清晰。课堂上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引导学生认真听讲比如:奖励措施。

汤国东:把教学环节每一个步骤做好,考虑好每一步的目的。实验可以做的更精致一些,引入时的暗盒做的更精美一些。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IMG_2132.JPG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