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时间:2018/9/27 16:41:44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2069次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工作目标:
集体备课是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把我校集体备课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三、集体备课的要求:
1、认真学习“高效课堂”,对照此标准努力把握自己的教学。
2、定进度,攻难点,突重点,多形成,求实效,重能力,挖潜力。
3、坚持抓好常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效率,要质量,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
4、继续抓好学法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落实好课前准备、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5、继续保持团结、合作、爱岗、敬业的精神。
6、关心教研组的工作,上好或积极参与研究课,提高教学水平。
四、工作措施:
集体备课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与反思。
(一)个人初备
1.备每个知识要“熟”、“通”、“透”,备教具要形象、直观,课自制教具、借用教具。
2.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态度、习惯),进行(备“糖果”)分层备课,分层设计好、中、差生的题型,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机会,即因材施教。
3.备课堂设计:教、学、做、测。
“教”——精讲(10~15分钟),抓住重点、考点,分散难点,言简意赅,条理清楚。
“学”——把学生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要学生主动学,自觉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做”——反复操练,巩固练习。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知识迁移。
“测”——当堂小测,考试。及时把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信息要及时反馈。
(二)集体研讨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主讲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集体备课时,老师们也可以讨论下周上课内容中、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要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要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例如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力求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阶段测试(单元测试)。提倡“统一”不是“一刀切”,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做出合理安排,以达到“高效课堂”。
(三)修正教案
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丧失了个性。教师在三个“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知识储备、个人素养、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对教案进行修正,以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集体备课应以“高效课堂”为指导,让学生自主探索、感悟、体验,平等地对话与交流。要在学生学习的弱点与知识的缺陷点上下功夫,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填平弱点、克服缺点,在课程目标、教学流程、学生活动上反复推敲,创造出一个个精品教案,为“高效课堂”作铺垫。
(四)课后反思和交流
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能帮助我们上好一堂课,那课后的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
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成为失败的教训,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传播经验。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及时反思,自我监督,回顾得失,积累经验,避免少走弯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成为“高效课堂”的一员。
五、活动安排:
活 动 安 排 | ||||
周次 | 备课内容 | 主备人 | 记录人 | 备注 |
2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体积计算》 | 张海洋 | 刘冬梅 | 备课组教研课 |
4 | 《分数乘法》 | 向前 | 赵蕊 | 备课组教研课 |
6 | 《分数除法》 | 赵蕊 | 向前 | 备课组教研课 |
7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徐龙翔 | 张海洋 | 备课组教研课 |
9 | 《百分数》 | 何娟 | 刘冬梅 | 备课组教研课 |
12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刘冬梅 | 何娟 | 校级教研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