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小学德法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1
时间:2018/6/13 14:46:32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297次
谷里小学品德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活动安排表
集体备课内容 | 集体备课时间 | 集体备课主讲人 | 参与活动教师 |
《我们小点声》 | 2018.3.20 | 付凡 | 德法教研组 |
集体备课教案
我们小点儿声
谷里中心小学付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通过图片、声音及文字介绍,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通过情境和图文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自觉减少噪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活动主要通过减少噪声的标志以及出示应该小点儿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他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反面事例,学会做一个讲文明、有公德的人。
3.情感与态度
(1)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1.平时发现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看的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呀?(生答:想。)
2.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动画片(同时播放事先录好的下课时的噪音。)
3.师生共同观看动画片。
4.师:同学们,怎么啦?
生:只能看到画面,听不清楚声音。
师:你不想听到的声音就叫——噪音。
你们喜欢听噪音吗?为什么?
生答:不喜欢。噪音会影响我们看动画片。
师:这都是我们同学在下课时发出的声音哪。
共同点评刚才噪音中的行为,指出哪里做得不对,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5.师:现在,老师想让你们想一想:(1)如果你有这些行为,你怎么办?(2)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怎么办?
6.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7.学生在班内汇报交流。
生1:下课时发出噪音是不对的,我不会发出噪音的。
生2:我如果玩的时候声音大了,会赶紧说话小声点。
8.师小结:从同学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你们知道这种行为是不文明的,也都表示要改掉这个坏毛病,你们真棒!我相信如果大家发现不文明行为后能够及时制止,我们的班级会变得安静无比,真正成为我们学习的乐园。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一我们小点儿声。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一年,很多习惯还没有养成,可塑性很高,所以教师利用反面事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了解噪音,明白危害
1.师:噪音不仅影响看动画片,还有不少危害呢?
课件出示噪声的危害。
播放耳朵的自白:说出噪音的危害。
2.师生共同观看。
师:听了耳朵的话,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噪音会让我烦躁。
生2:长时间听噪音耳朵的听力会衰弱。
师:生活中,你的耳朵有没有受过伤害?
生3:下课时,吵闹的声音影响我看课外书。
生4:我家楼上装修时,吵得我睡不着觉。
3.师:你的小耳朵还受到过哪些伤害呢?
生5:上课时,外面有放礼炮的声音,吓了我一跳!
生6:在图书馆看书时,有人一直在说话,烦死了!
师:原来有这么多的地方吵闹呀!
找到了让我们耳朵受伤害的地方,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7:我们应该提醒他们小点儿声。
师:讲得真好,你们就像一个个小小调音师。
三、做个小小“调音师”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调音师”。请同学们针对教材第47页的内容,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做才能杜绝不和谐的声音,把这些声音变小呢?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小小调音师们,你们想到哪些好办法,帮助大家消除噪音呢?
2.全班交流方法。
生1:做个警示贴,提醒自己小声些。
生2:讨论时,每组可以指定一个小组长。声音太大时,他就提醒大家。
生3:在班内设监督员,监督同学们的行为,制止不和谐的声音产生。
生4:和老师一起编写儿歌,大家传唱。
3.师:看来,你们发现了很多好的办法,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老师相信,你们都是最合格的“调音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锻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深入实际,拓展延伸
1.师:从班级到学校,我们的小调音师们发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并想了很多办法制止它们,完成了我们“调音师”的责任。现在,老师要带领大家走出学校去找一找哪里需要我们这些小小调音师。
2.师:在出发前,我们要先培训一下,争取做个合格的“调音师”。
3.课件出示提示安静的标志。
4.学生积极地辨认这些标志,说出标志所代表的意义。
5.课件出示一些有警示标志的公共场所的图片。
师:请你们看看,这是在哪呀?
6.学生仔细观看,并查找有警示标志的公共场所。
7.学生汇报。
生1:医院。
生2:学校。
生3:图书馆。
生4:阅览室。
师:为什么要贴警示标志呢?
生1:因为医院要保持安静。
生3:因为图书馆要保持安静。
8.师:同学们找得很仔细,这些场所都有警示标志,也需要我们这些“调音师”去引导大家保持这些场所的安静。尤其是当我们在这些场所发现不和谐声音的时候,一定记得履行我们的“职责”呀!
9.师:其实,除了这些场所外,还有一些公共场所没有警示标志,但同样需要我们保持安静。你们知道这样的地方吗?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9页图片,说出哪些场所要小点儿声。
10.学生汇报:公共汽车上、楼梯间、电影院等场所也要小点儿声,不要影响别人。
11.师:电影院没有警示牌,保持安静就是文明。其实,这样的地方有很多,就看有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张观察表,记下来还有哪些地方也要小点儿声,提醒同学和自己。
12.小结: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是一种礼貌,也是文明的体现,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养成好习惯,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哪些公共场所需要保持安静,从而学会在这些场所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五、开阔视野,推而广之
1.师:在前面,我们屡次提到一个词——公共场所.那么怎么理解这个词呢?
2.出示:公共场所,相对于私人场所而言,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它是属于公众的,不是私人空间,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无所顾忌,要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
3.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这些场所要保持安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说到做到,但有些人就是缺少一些公德心,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小小“调音师”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做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设计一些警示标志,去提醒自己和他人。
4.学生分组设计,并画出来警示标志,在班内展示。
5.全班评选,选出设计比较合理的、能让别人一目了然的警示标志。学生按照样本,再画出一些警示标志。
6.师:请同学们利用节假日,把这些警示标志张贴在需要的地方,去提醒和警示他人。
7.在公共场所,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使自己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师总结:“风声小了,听得见水的声音;雨声小了,听得见鸟的声音;我们声音小了,听得见心灵的声音。”
六、板书设计
医院 学校
我们小点儿声
文明之花
图书馆 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