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小学第一学段数学教研活动
时间:2018/4/27 10:58:09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424次
谷里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研活动
一、活动通知
按照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定于4月4日(周三)上午8:00在谷里小学教师发录播室进行数学教师课堂展示活动。全体第一学段数学教师准时参加。
二、活动主题
打造“善言课堂”,促学生发展,提高教学实效
三、活动安排
时间:4月4日上午7:50--9:30
地点: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录播室
参加人员:全体第一学段数学教师
四、活动流程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年级 | 上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负责人 |
7:50-8:00 | 签 到 | ||||
8:00-8:40 |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 一(2) | 郭真真 | 录播室 | 谢爱琴 |
8:50-9:30 | 评课 | 一、二、三年级教师 | |||
五、活动照片
六、研讨记录
课后听课教师进行了交流:
刘老师: 在这节课上,学生在列出算式45+30之后,又很快说出得数是75。于是,老师让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来验证一下。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由于学生的计数器上没有标明数位,在课前老师要求学生自己用水彩笔补上,但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做,到了具体操作过程中,就出现把数位搞反的现象。也有少部分学生把3个十当作了3个一。看来,让学生分清计数器上的数位,搞清数的组成,是学生正确操作计数器的关键。学生在黑板上用小棒摆的过程中老师应强调在摆好4捆和5根之后,在右边摆上3捆,然后把3捆移到4捆下面,没能展现一个动态的合并过程,因此学生对此印象不够深刻。
王老师: 学生通过操作计数器或小棒理解了算理,但此时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算法。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头脑里有一个从算理走向算法的转变过程。这一点是学生正确口算的关键一步。在这节课上,当学生弄清算理之后,应该及时追问一下:“你准备怎样计算像45+30这样的算式的得数?”让学生提炼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即在算理直观和算法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董老师:在教学完例1之后,老师可以及时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把习得的算法形成初步技能,也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适应适应。
七、附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口算方法过程,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得数。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感受探究、寻求口算方法的不同策略。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体会学习成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入新课
1、考考你
谈话:小朋友。对于100以内数的加法,在认数时我们学会了几十加几,上节课又学会了几十加几十,考考大家掌握的怎么样?
出示:30+40= 20+60= 10+50= 40+40=
30+4= 50+6= 30+3= 50+8=
2、引入新课
小朋友能很快的算出几十加几十,还知道几十加几就是几十几,用这些知识就能算几十几加几十、几十几加几。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2 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指名说说知道了什么?
预设:大客车有45座 中客车有30座 小轿车有3座
提问:根据这些已知条件,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且列出算式吗?
预设:大客车和中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板书:45+30=
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板书:45+3=
中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板书:30+3=
三辆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板书:45+30+3=
谈话: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只解决第一和第二个问题。
2、探究45+30的计算方法
引导:你能怎样算出得数是多少呢?自己先思考,如果会算就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算一算,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学生自己探究算法、得数,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算出得数是多少?
启发:小朋友的这些算法想的真不错,这几种算法中,都是把30和45里的哪一部分加的?40和30相加后,再和几合起来算出得数?
预设:可以把45分成40和5,先算40加30得70,再算70加5得75.
追问:你能把这样的算法再说一遍吗?
指名把口算过程说一说,然再齐说一遍
3、探究45+3的计算方法
仿照探究45+30的计算过程的方法,自己探究45+3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刚才用不同的方法算得数时,都是先把3加45里的哪一部分,再怎样算出得数?
学生说一说
指名学生把计算过程再说一遍
4、比较归纳
提问:口算45+30和45+3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同桌小朋友先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小结:相同的地方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不同的地方加上30时要和十位上4个十相加,加3时要和个位上的5个一相加,也就是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
学生自己说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应用
1、同桌合作,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再填出结果
交流得数
提问:第一组拨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第二组呢?
2、出示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一组一组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交流得数
3、让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填在课本上
交流算式和得数,说说单位和名称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
(四)、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