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第二次集体备课
时间:2018/4/11 11:19:58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300次
《祁黄羊》第一课时
主备人:张琪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不少伟大的历史人物,谁来说说你最喜欢谁?
2看来有的同学喜欢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有的同学喜欢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求贤若渴的的刘备;还有的同学喜欢忧国忧民的林则徐……今天呀,我们要再来认识一位历史人物,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喜欢上他,他就是祁黄羊。(板书课题)同学们呀要注意,“祁”是“示”字旁,只有一点儿。
3来,我们一起读课题。那同学们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恩,真是一个好问题,还有同学有想问的么? (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同学们真是善于思考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你想知道的都藏在课文里呢!
二、初读课文
(一)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理解文中词语,力求把课文读通顺,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
好,大家开始吧!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字
同学们都读得差不多了,那我要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出示字)
一起读,谁来分析它?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帮它找朋友。
霸:上下结构,称霸,恶霸。
伐:左右结构,砍伐,伐树。
晋:前鼻音,部首:日。晋级,晋升。
悼:左右结构,哀悼,悼念。换部首,掉(掉落),罩(灯罩)。
荐:前鼻音,上下结构,推荐,举荐。
召:翘舌音,多音字,用作姓时,读shao;读zhao时,可以组词为(召集,召见,召祸)。
慎:翘舌音,前鼻音,左右结构,慎重,谨慎。
避:半包围结构,走之底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起里面的部分,躲避,避免,回避。
尉:左右结构,部首:寸。Yu,复姓,尉迟;wei,军衔,官名,县尉,太尉,少尉。
解:多音字,用作姓时,读xiè; 它还有其它读音吗? jiě(解开)jiè(押解)xiè(浑身解数)
讶:左右结构,惊讶,讶异。
2.学词语
同学们的生字已经掌握的不错,我相信词语也一定难不倒你们,我们来开火车读,火车从你这儿开,每辆小火车读一行。其他同学要注意,会听也是会学习的一种,要认真听这些小火车读的对不对。
出示:
准许 辞职 合适 接替
中军尉 职责重大 安危
祁黄羊 悼公 解狐 祁午
举荐 推荐 慎重 郑重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A如果有错的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辆小火车出了一点小问题,谁来帮帮他。B没有错的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读完了谁有发现?
(1)祁黄羊、悼公、解狐、祁午是课文中的4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联系课文说说看。
悼公,是晋国的国君;祁黄羊,是晋国的中军尉;解狐,是晋国的一位大臣,曾经杀了祁黄羊的父亲,祁黄羊与他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祁午,是祁黄羊的儿子。
(2)举荐、推荐和慎重、郑重是两组近义词,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是大家对谁的称赞?这是什么意思呢?又是因为什么受到这样的称赞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答案。
(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好,同学们读得差不多,谁来分享下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
事情的起因:春秋时代晋国中军尉祁黄羊因病主动请求辞职。
事情的经过:祁黄羊两次举荐人才。(第一次举荐仇人,第二次推荐自己儿子)
事情的结果:祁黄羊举荐人才受到大家的称赞。
那你能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完整的说一说吗?这就是我们文章的主要内容。
那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能来尝试着为文章分下段吗?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春秋时代晋国中军尉祁黄羊因病主动辞职。
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祁黄羊两次举荐人才。
第三部分(第 13 自然段 ):祁黄羊举荐人才受到大家的称赞。
同学们还有不同答案吗?(没有)看来大家都很聪明,都分对了。(出示,提醒笔记)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同学们都记好了么?好,那我们先来学习文章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1、2自然段,同时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好,同学们谁来分享你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
——哦,你知道了祁黄羊的职务是中军尉,那中军尉是干什么的呢?这个职务重不重要?你从哪儿看出来它重要的呢?(几个大国,经常,征伐)
(中军尉负责统领驾驭战车的士兵。重要。因为当时春秋战国,弱肉强食,军事力量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
3.那中军尉的职责如此重要,祁黄羊为什么要请求辞职呢?因为祁黄羊年纪大了,所以请求辞职。)同学们想想年纪大了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你体会到什么?(对,其实祁黄羊是为了国家的安危而请求辞职,他时刻惦挂的是国家的安危,一心为国、一心为公。)
4.齐读
《祁黄羊》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在上节课上,我们简单的学习了祁黄羊这篇课文,了解了祁黄羊这个人物。说到祁黄羊,我们能想到用什么话来形容他?——(对,就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 )
二、精读课文
1.出示文章最后一段
(1)那老师想知道“外举不避仇”中“举”是什么意思?“避” 、“仇”又怎样理解呢?(“举” 是推举、推荐;“避” 是避开、回避;“仇”是仇敌、仇人,文中指谢狐。)“内举不避亲”什么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举荐外人时不回避自己的仇人,举荐身边人时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
(3)那你觉得这样的祁黄羊怎么样呀?那这样的祁黄羊能引发你什么样的感情呢?(感动、敬佩、赞叹)
(4)好,现在谁来把这最后一段读一下?注意要读出感动、敬佩、赞叹之情。
(5)就让我们带着对祁黄羊满满的感动、赞叹、敬佩,一起来读这最后一段吧。
2.体会“外举不避仇”
(1)同学们读得真是不错,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那从文中的哪里可以具体看出来祁黄羊“外举不避仇”?(3-7)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3-7自然段,思考“外举不避仇”说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3)理解“外举不避仇”。
①谁告诉我祁黄羊推荐的人是谁?(解狐)
这个解狐是祁黄羊随口说出解狐的?你从哪里看出来?(想了想、郑重)
想一想、郑重说明什么?(他的举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为什么要想了想、郑重地说?(因为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
那悼公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祁黄羊说明了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②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作何反应?(深感意外)
为什么深感意外? (解狐是祁黄羊的仇人)
请你也用很意外的语气读好悼公的这段话。(指名读,注意读好读好反问句、疑问句。)
是呀,谢狐是祁黄羊的仇人,但祁黄羊却举荐他,不止悼公吃惊,我们吃惊,谢狐也很吃惊。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你就是解狐,你是祁黄羊的敌人,当听到祁黄羊举荐你担任中军尉的消息,你有何感想?
(怎么会呢?祁黄羊怎么会举荐我呢?)
(我是他的仇人,他反而举荐我,他真是一个不计前嫌的人呀!)
(没想到祁黄羊这么看重我。既然他举荐我,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干好。)
同学们,你们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看来祁黄羊没有看错人,谢狐肯定会如祁黄羊所愿为国效力的。
在这一次举荐中,祁黄羊他把个人的恩怨放在一边,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正是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德?(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
③同学们现在知道什么叫做 “外举不避仇”了吗? 让我们分角色把3-7节朗读下,男生当悼公,女生当祁黄羊,注意要把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读出来。
3.体会“内举不避亲”
同学们真是厉害,把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都读出来了。祁黄羊不计前嫌推荐谢狐,可是万万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这下悼公又要让他举荐一人。结果他推荐了谁呢呢?让我们继续朗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吧。
出示第九自然段,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从“只有”体会祁黄羊是在先举荐解狐,解狐死后又无人可以举荐的情况下才举荐祁午的。他的态度是慎重的,又是无可奈何的。
那悼公对祁黄羊这一举荐有什么反应?指名读。(十分惊讶)
那对悼公的惊讶、不理解,祁黄羊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读。
把“不能不”换成“一定会”好不好,为什么?同学们可以先比较读一读再回答。(双重否定,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只是想”“压根儿”又有什么表达效果呢?(祁黄羊一心想着的是中军尉的人选事关国家的兴亡,根本不理会别人的流言蜚语,其实这就是出以公心 。
同学们现在读懂祁黄羊的话了吗?让我们再一起朗读体会。
三、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不管是举荐谢狐还是祁午,祁黄羊都是以国家安危为重,唯才是举。那统观全文,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出以公心、正直无私、关心国家、胸怀宽广)
祁黄羊是这样的可敬可亲,让我们带着对祁黄羊无限敬佩之情再次朗读全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