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时间:2018/1/17 15:22:14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167次

谷里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小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一学期又结束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在各位校领导及同事的关心、帮助、指导下,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在德、绩、勤、能诸方面均有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眼提高课堂效率 我组是典型的老中青三结合,老中年教师经验丰富,善于积累。青年教师善于突破,信息渠道广,纳新意识强。还有几个是新分配的老师,文学功底深厚,工作认真负责。针对这一特点,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充分发挥老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组织经验作用。新老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的充分对话交流,各自畅谈自己的看法,相互吸收有益建议,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新老教师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和进步,使我组的课堂教学效率有了较大提高,教学成绩有了稳定进步。

二、立足课堂,研究教法,大胆尝试 本学期开始,备课组的每位教师都感觉到,这一届学生跟以往任何一届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有很大的畏难情绪,而且学习习惯有很多的不良行为,学习没有激情,主动性差。针对这种情况,全体备课组教师积极思考,经反复交流与讨论,决定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立足课堂,想方设法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上下功夫,经过不断改进,反复修改,选择合适的教法,指导学生的学法,备课组内教师间相互听课,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心得,定期总结。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师生的碰撞、磨合、交流,我们已经找到比较合适的教法,学生也能适当调整自己的学法,做到师生在课堂中的教与学较和谐地相结合,形成新的教与学模式。

三、坚持及时组织集体备课 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离不开团队协作精神,作为我们备课组来说,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发扬积极向上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团结氛围,具备真诚的协作态度,通过搞好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的要求和在新课标下的四年级学生,正确了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学情,做到备课前有集体备课,上课前有教学设计上课后有课后练习。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互相交流,除在办公室要经常讨论有关问题外,我们还坚持在每周下午在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坚持做到“二研”、“三定”、“四备”、“五统一”。 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做到“三个三”。教学上既有所统一,又各有特色。老师们经常就教材、教法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备课组内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研究气氛。备课组内资源共享,分工合作,经常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本学期备课组内的老师均超额完成听课任务。

四、坚持搞好“五统一” 我们备课组的六位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不同,教学风格迥异,但在教学中我们都养成严谨、扎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教学作风。与新老教师共同探索新的教学教法,研究新教材的特点,共同处理教材和解决疑难问题,并及时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搞好“五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案、统一考练、统一作业。杜绝各自为政,互相隐瞒信息的现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 

五、坚持互相听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全组教师都应该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要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结构,讲究科学,实事求是,提高效益。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好,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杜绝满堂灌的现象。为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我们坚持互相听课,除按照学校的安排及时听课外,我们备课组还坚持互相听课,对关键节次的教学内容,先安排一名教师授课,其他老师在听课后提出自己的感想,并完善该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 3.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七、存在的不足。有的老师对课时还不够清晰,在集体备课设计时一节课内容较多。

年轻教师的理论学习还不够充分,教学准备也不够充分。

 八、今后努力方向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总结。进一步明确阅读教学的中心地位,要切切实实夯实基础知识,增强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教学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写作方法的指导。

总之,回顾本学期的教研组的工作,既是忙碌的,又是充实的。我们从忙碌中获得充实,从点滴中求得进步。在下学期教学工作中,我们年级组将不断改进,发扬优点,多反思、多总结,扬长避短,以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全面提高!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