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3次集体备课

时间:2017/10/19 15:43:19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055次

教学内容

五(上)第48—4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1-3

课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95%以上。

2.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难点: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初步掌握了“相同位对齐的算理。另外,学生还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是懂得用竖式计算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二是把小数加法中的算理类推至小数减法。然后,教材引导学生总结算法,比较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要点。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1.口算:

46+37=      0.5+0.4=

0.8+0.2=    150+60=

0.7-0.4=    1-0.3=

学生对照答案,同桌互批。

2.计算:   6.3      4.8

+4.5    -2.1

集体校对,指出同桌错在哪里。

二、自学例1。(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

2.尝试用竖式解答。(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48页例1,你的做法与书本上的哪一种是一样的?另一种为什么不对呢?

4.思考: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一起说说计算方法。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一)适应练习。

1.第48页试一试。

(二)口答练习。

练习八第1题,口算。

(三)巩固练习。

1.第49页“练一练”

2.练习八第2题。

3.练习八第3题。

(四)创编练习。

甲班捐款90.8元,比乙班多捐10.5元,乙班捐多少钱?

四、课作。(7分钟左右)

《补充习题》第36页第2、3题。

『提高题』

一箱苹果连箱的质量是51.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箱的质量是26.5千克,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选择其中1—2题(1-0.3必选)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突出口算时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竖式计算时,提醒学生小数点对齐。

→突出:相同数位对齐。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

→导学要点:

让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计算。

→借助其它的两种方法强化“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点。

→1.点拨:

得数的小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化简,化简的依据是什么,计算时应自觉化简。

2.校对得数,说说口算的思考过程,注意分析错题。

3.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让学生在线段图上依次标出要求的三个问题,每标出一个问题随即列式计算。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指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

→点拨:孩子认真读题,分清甲班和乙班谁多谁少,然后再决定用什么方法。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让孩子独立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QQ图片20171019151702

QQ图片20171019151713QQ图片20171019151808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