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时间:2017/9/21 15:14:21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113次

教材分析:
 
 《金蝉脱壳》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用不同的文学体裁向我们描绘了蕴藏着无穷奥秘的大自然。本文极其细致、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记叙脉络清楚,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同时在写作上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5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B.能力目标:
 1.精读课文,剖析细节,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
 2.通过精读课文,培养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学习作者观察细致的好习惯,描述细致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能力。
 C.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认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情,我认为
 教学的重点为: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积累文中语言,学习运用。
 教学的难点为;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学会迁移写法。
 设计理念:
 遵循学习规律,激发探究兴趣,发挥主体作用,引导读中感悟,积累语言,读写结合,培养能力。
 分三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学习第一部分,了解事情的起因。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剖析细节,通过读、想、做、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化语言。学习文章的写法,练习迁移运用。
 第三课时,重点引导学生背诵45两个自然段,交流课后仿写,进一步学习文章的写法(前后呼应、借景抒情等)。拓展提升,引导学生交流课外搜集到的大自然中动物的有趣现象,形成留心观察生活的意识。
 
 本文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紧扣文本,从整体切入
 1、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完成填空:这是多么()的事啊!
 这是多么()的情景啊!
 两个感叹句中的“这”是指什么?
 2、文中有一句话概括性地介绍了这件事,请你找出来。
 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初听这件事,作者认为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他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让学生联系这句话,具体说说作者到底想了解什么?你想了解什么?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抓住两个感叹句,从整体切入。引导学生生发疑问,激发探究的热情,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往往能事半功倍]
 二、由浅入深,感受奇特动人
 1、课文3-5自然段按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把金蝉脱壳的秘密揭示了出来,请自由读这几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象,必要时可自已模拟模拟,体会体会,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请按这样的顺序交流读后收获。
 脱壳前:(了解脱壳的时间、地点、脱壳前的样子)
 脱壳时:(引导学生理清金蝉脱壳的顺序,为后面的背诵作准备)
 脱壳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了脱壳后的蝉哪几方面的变化,理清顺序,为后面的背诵作准备。)
 [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初步把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2、再默读这几自然段,把你认为最奇特动人的情景圈画出来,可以把感受简要地写一写。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自体悟,相互交流,同时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交流。幻灯片相机出示句子。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交流感受,尊重学独特体验]
 4、亲眼目睹这一过程的作者的感受如何?
 指导朗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高兴得几乎叫起来。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培养语感]
 5、任选一段读一读,读出奇特动人。[情由心生。训练学生通过朗读,把内心的感受读出来,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三、观看画面,感悟写法
 1、想不想看一看这奇特动人的情景?播放幻灯片。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演示,激发兴趣,突破难点,为下面感悟写法作伏笔]
 2、这么一个短暂的过程,作者怎么就能写得如此具体生动呢?
 (1)引导感受观察之重要。说说作者为了看到这动人的情景做出怎样的努力?抓住“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我向菜园跑去。”“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我轻手轻脚地爬上树,躲在一个枝丫后面,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几句话中的“跑”“上下搜索”、“轻手轻脚”、“躲”“聚精会神地盯着”、“等待”的几个词语,体会“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切收获来源于观察”。引入名言(本单元练习上的诵读与积累):
 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观察对于儿童这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我们观察动物的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关键的动作、变化来写动物活动。
 让学生圈圈相关动词和描写变化的句子读读。
 3、作者是能把这一过程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并牢牢吸引着我们,你认为关键在哪里?(有顺序、有详略、有感情)
 [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的方法,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回归整体,内化语言。
 1、作者窥视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揭开了其中的秘密。你能说说蝉是怎样脱掉旧装,换上新装的吗?
 [借助视频,训练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此时的蝉是什么样子呢?
 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
 “五彩缤纷”说明了什么?此时的蝉身上有多少种色彩?出示蝉的图片。请你来描述一下。注意一定的顺序。
 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你瞧,头上一双,触角,背,身子,翅膀。
 [训练学生整合语言的能力]
 3、蝉为了迎来这一刻容易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抓住文章中“过了好一阵子”、“长久地趴在树上”体会其中的艰辛。
 [引导学生明白生命要绽放美丽,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五、质疑问难,引向课外。
 [根据学生实际,关注个性差异,注意把学习引向课外,毕竟课外才是语文学习更为广阔的天地]
 六、作业。
 1、学习文章的写法,写一个熟悉的动物的活动特点,下节课交流。
 2、搜集大自然中动物的有趣现象,准备交流。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