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小学美术教学研讨活动
时间:2017/3/6 16:13:20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282次
谷里小学美术教学研讨活动通知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进行美术教学展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二、活动主题
注重过程 有效教学
三、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时间:3月3日上午10:10—10:50
地点: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四(8)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校美术老师
四、活动流程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年级 |
上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负责人 |
10:00—10:10 |
签到 |
四(8)班教室 |
孙家顺 | ||
10:10—10:50 |
《会说话的手》
|
四(8) |
梅娟 | ||
10:50—11:30 |
课后研讨 |
南京市谷里中心小学
《会说话的手》教案
谷里中心小学 梅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手,了解手的作用,感知手形的变化和组合,能够大胆对手形进行联想,让手会说话。
2、技能目标:用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表现会说话的手,使自己的手具有美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以及探索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造型变现、欣赏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用综合材料表现会说话的手。
难点:怎样使普通的手变得有趣、新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街舞视频
师:老师特意邀请了一位街舞达人给大家表演,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师:这位街舞达人是谁?
生:手。
2、认识手
我们都有一双手,你仔细观察过它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手(了解手的结构和名称)
3、猜猜谁的手,揭示课题
师: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我收集了一些手的图片,你能说出这是什么人的手吗?怎么看出来的呢?出示局部手的图片(婴儿,指挥家,老人……)
师:通过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哪些信息呢?——年龄、性别、职业。大家的观察能力都很强,原来手的大小、形状、纹理会告诉我们手主人的大致情况。手是人的第二张脸,它也是会说话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会说话的手》。
补充完整课题《会说话的手》。
二、新授
1、老师的手会说话,你们信不信?
那我们来试试吧!老师做几个手势,大家猜猜我的手说了什么话?(嘘,暂停,你真棒……)
2、谁愿意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但是我还有更厉害的表演给大家看!请欣赏手影戏, 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大声说出你看到的形象!
手影真奇妙!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教师动作演示),你看到这个手形还能想到哪些形象呢。原来我们的手通过添加与想象就能变成一个新的形象,也就是我们的手形画了。
欣赏手形画,讨论交流
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漂不漂亮,你最喜欢哪个?这是用什么手形变出来的?
三、教师示范
大家想不想知道手形画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边示范边讲解边出示步骤)
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要求:用自己可爱的小手为摹本,画一幅创意手形图,然后把我们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大家比一比,看谁的小手最有创意。
五、“创意展示”(小手变变变)
完成作业后及时进行课堂小结,请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作介绍。
1.谁来夸夸自己的画?(自评)
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说为什么。(互评)
3.教师小结性评价:展示评议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师评)
六、课后拓展
可以直接在手上进行绘画创作(播放图片)。
交流研讨:
谢小兰:条理清晰,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手段灵活多样,形式丰富多彩,课堂组织严谨积极鼓励学生。
朱梦夏:课堂内容很丰富,师生互动热烈,在对手的“语言”,手形的添画讲解中方式多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浓厚,创作中想象奇妙。
赵春平:以“手”为题,摆一摆、描一描、想一想、画一画,动手逼真形象,想象力丰富,形意贴近,课堂充满情趣、童趣。
经玉:视频、小游戏的加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创意。
尹群飞:教学设计严谨,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变,尤其几个视频的运用,十分吸引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