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

时间:2016/6/21 15:00:12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024次

 

5月18号,刘明超老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课后,大家进行了研讨。

董永明:教学开始,刘老师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认识以学图形中的角。然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的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为后面学习角打下伏笔。找角,刘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角?然后出示实物(剪刀、钟、红领巾)让学生观察,找出哪里有角?从中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最后,又让学生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角。这一设计,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刘静:设计动眼、动口、动手的学习氛围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动手、动脑、动口、全员参与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学习、乐于参与的心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直观上感知、认识角。然后自然的过度到角的特征上,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构成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

唐霞:1、摸角。刘老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充分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感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突出角的本质属性。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

2、玩角。比较角的大小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刘老师充分利用教具—活动角,让学生动手玩一玩,比一比,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充分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得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把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从而难点得以突破。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