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时间:2016/6/15 16:53:06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952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主备人:乔家珍老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发展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笔算下面各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5+98    98-87    91-29    56+23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笔算整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

2.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处处要用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出示教材第92页例4情境图)这是李阿姨刚开张的早点店,这节课,让我们到她的早点店看一看吧!

二、交流共享

1.教学小数加法。

出示例4主题图,提问:从价目表上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馒头0.5元,豆浆0.7元,馄饨2.8元,面条3.4元)

追问:你想选购李阿姨早点店里的哪些食物?

(1)出示问题: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指名回答,师板书:0.5+0.7。

提问:你能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学生汇报:将0.5元看成5角,将0.7元看成7角,5角加7角是1元2角,也就是1.2元。

(2)谈话:刚才我们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转换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得出了结果,下面我们探究如何列竖式计算。

引导:小数的整数部分用元,小数部分用角,想想竖式怎么列?

学生尝试列竖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0 . 5

             +  0 . 7

                1 . 2

小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要注意什么?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运用小数直接计算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就会对齐,计算时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归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点。

小结:共同点是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同点是要点上小数点。

2.教学小数减法。

(1)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知道了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1.2元,那么1碗面条比1碗馄饨贵多少元?

学生列式,师板书:3.4-2.8。

(2)提问:能不能也用竖式把你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元  角

                3 . 4

             - 2 . 8

                0 . 6

引导学生讨论: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异同点?

3.归纳总结。

引导:观察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你觉得小数的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指名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再把小数点移下来,写上小数点,同时在加法中“满十进一”,减法中“退一作十”。

追问: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对准数位?

4.试一试。

除了刚才已经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先求这两种食品价格的和,再求其价格的差,并和同学交流。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请大家独立计算,在小组内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一位小数加、减法,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

2.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易错的题目,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总结易错点。学生容易做错,教师要给予示范讲解,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根据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组织交流,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研讨记录

刘莉老师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计算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乔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教学目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计算题中的一部分,因此具有计算题的普遍特征,学生较易掌握,但枯燥、乏味。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练,学生的兴致会提不起来,学习就显得很被动。而乔老师的情景创设比较成功。课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了起来。让学生在主动中探索,在快乐中求知。

胡再林老师

超市购物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而且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然后运用学生最喜爱的闯关题和抽卡比大小游戏,不断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成为本课的最大特点。

余新利老师

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看,乔老师创设了现实超市购物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有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这样的教学是建立在旧知迁移的基础上的。

余有春老师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与元、角、分的化聚的关系。而这种情境的创设,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教材中的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能为探究新知识服务。另外,教学完小数加减法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让学生在做中,说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丁远梅老师

情感态度上来看,乔老师开展了一连串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新知,让学生在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的基础上进行闯关游戏。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总结收获,巩固新知。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