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班级家委会活动记录

时间:2015/1/7 10:52:16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852次

六(4)班家长委员会活动记录

时间: 2014 11 11 

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 张军、卫兵、李艳、杨颖、金顶等

主持人:魏贤家

活动主题:父母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增进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联系,让家长委员会成员都能够为每个孩子创造最优质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已有的经验,丰富完善本班的活动。

活动过程:

魏贤家:首先感谢各位家长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六年级(4)班家长委员会会议,我建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家长们的到来。我们今天的中心议题是如何享受家校和谐,品尝教育幸福。今天邀请各位家长们为大家介绍一下他们成功的做法,我们来借鉴一下。

李艳(李梦妈妈): 我个人认为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校、班级与家长、孩子之间的沟通。一种是互补教育资源的沟通。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更有出息,比我们更胜一筹,所以我们都会不惜一切地尽自己所能地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可是,仅凭自己闷着头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对家长对孩子都是不利的。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有效弥补了这一缺点,通过我们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就会发现其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都是在自己孩子身上所找不到的,我们就会取其所长,补已之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什么困惑或疑问,我们家长之间就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而找到问题的症解所在,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可以全方面地发展。再一种就是视野教育资源的沟通。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我们每个家长都应该是这个组织的主人翁,只要有利袁孩子的一切事情我们都是争先恐后地出点子、干实事,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乐在其中。如果把每个家庭看作一个点,学校就是一个面,只有点和面的有机结合,我们的孩子的教育就会是一幅亮丽和富有诗意的图画。

张军(张惠爸爸):非常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机会,与其说是此向各班家长委员介绍工作经验,还不如说是我们是在一起探讨育儿经验。教育是一份责任,教育是一门艺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能离开老师的教导,更不能缺少家庭的关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各方面支持、关心和理解。家长委员会为我们家长朋友搭建了一个和学校、老师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和学校一起共同担负起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这是学校对我们的信任,作为家长委员会成员,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承担的责任,尽可能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我将注意收集家长朋友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共同交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通过沟通能够彼此了解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尽情体会学习与生活的快乐,在快乐中成长成才。定期举办家长论坛,通过家长之间相互交流育儿经验,共同探讨棘手问题,让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孩子们提供一些帮助。

卫兵(卫文浩的爸爸):成立家长委员会,表明学校虚怀若谷的态度,邀请我们献策献力,进一步推进班级建设。家长和学校之间不要站在对立面,互相挑剔抱怨,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单(方面)亲”的孩子,老师和我们之间应该是合力拉纤的合伙人,合力把每家的小船推向大海去乘风破浪。加入家长委员会,真正参与进去,确实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但是为了孩子,有什么是父母不愿去做的呢?心中有了爱,才不会把班级的事情当做负担。而且这种爱不只是对自己子女的小爱,而是对全体孩子的爱,是大爱。家长的大爱,家长的无私,和家长的积极参与都会无形中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喜洋洋中队活跃的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孩子们,也积极地活跃袁各项班级事务中,这就是一种共赢。看你的事儿多,周围朋友的目光开始都很“幸灾乐祸”,但是当我们的各项班级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的目光又转为艳慕,是呀,我们孩子有一个格外精彩的童年。有人说经历是一种财富,我们的辛苦可都是在为孩子们积累财富哦。

金顶:今天能够参加家长委员会我倍感荣幸,不但孩子们多了许多的后备力量,而且家长间也通过孩子成为了新朋友。也为这么多的家长能够成为家长委员的成员而感到高兴。我们的能力不分大小,重在参与我本人开始加入家长委员会有些被动,我当初觉得自己不善言辞,不善交际,也不心灵手巧的,根本不能为班级作出什么贡献。但慢慢参与进来,则被每位家长感动着。今天我们坐在一起目的只有一个“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能有很多的家长认为,做为家长委员会成员不能为孩子做点什么,就想打退堂鼓。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错的。老师为了我们的孩子默默的付出了很多。作为家长的我虽然帮不上什么忙,紧跟老师的步伐辅导好自己的孩子,不让我们的孩子掉队,不托班级后腿,同时让孩子做一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自从我成为了第二套家长委员的成员后,我就坚定我要尽自己的能力,为孩子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会不遗余力的支持我们的老师,积极配合好她的工作,以此来解除她的后顾之忧,让她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最后我坚信我们的参与就是对老师最大的支持。为了孩子们的明天大家一起加油吧!

 

 

 

 

 

 

 

 

 

 

 

 

 

 

六(3)班家长委员会活动记录

时间: 2014 10 15

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杨睿、薛玉婷、金逸、杨波等

主持人:孙承俊

活动主题:毕业班的家长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增进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联系,让家长委员会成员都能够为每个孩子创造最优质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已有的经验,丰富完善本班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家校交流

老师:

学生的成功离不开成功的家长,对于支持理解我们工作的家长表示感谢。老师: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学校,我们老师就会尽自己全力让他们成人、成才。
老师:在家访的过程中,家长给了我工作的鼓励。我们像朋友一样,家长给予了我信任。家长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和鼓励,我也有信心把班级、把学生带好。
老师:

学生成才离不开家庭,在成才过程中,父母放弃了很多
老师:

刚带毕业班的时候,我还不是很适应,家长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和鼓励。

薛玉婷(金一知妈妈):

我今天很高兴参加这个会议,孩子在这个学校学习,老师真的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很有方法,很耐心,对待我们的孩子像自己的一样。老师辛苦了,作为家长我们也会支持学校工作

金逸(金哲一家长):

教师是尽心尽责的,比起其他学校的老师,乃至重点学校的老师相比,是辛苦得多,孩子交到这里我很放心。
杨睿(杨晓家长):

老师按照孩子的情况进行分类,孩子的反复的时候,给予孩子关心。老师让每个孩子给家长写了一封信,还准备了礼物。我觉得老师真的很到位、很成功,自此以后,我们的交流也更加得多了。
二、总结性讲话: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我们的工作。学生面临的现在社会信息更多了,面对的生活太丰富了,需要孩子进行选择,家长也面临到选择权,需要老师、学校多沟通交流。孩子面临问题是一定的,大家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在抓好思想,抓好习惯的同时,提高学习成绩。现在孩子的挑战是比较大的,我们要从成绩背后看一点东西。我们认为教育工作中,家长是极其重要的。

 

 

二(3)班家长委员会活动记录

时间: 2014 4 15

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支玉刚、朱明、杨波、朱高天等

主持人:徐瑶

活动主题:养成好习惯

活动目的: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象转动的车轮一样。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启用自己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如此。可见习惯的力量——不经意会影响人的一生。通过本次活动增进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联系,让家长委员会成员都能够为每个孩子创造最优质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已有的经验,丰富完善本班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交流

老师:

一般来说,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习惯必然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的形成,这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的根本区别。相对于其他习惯而言,不良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是十分困难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

支玉刚(支丹丹家长):

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尤其开始是我们要宁少勿多、宁简勿繁、宁易勿难。先找一个比较容易做到的,做起来有兴趣的,很快就能尝到甜头的,而且能不断受到自己和周围人激励的习惯开始,而且下的功夫要大一些,花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样就容易成功。

杨波(杨明秀家长):

第一个习惯养成了,一定会使你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既然是好习惯,它就会在你无意识中自动为你管理,为你服务,而且为你效忠终生。

朱高天(朱巧巧家长):

列出了一些好习惯,不妨再一一列出自己的不良习惯,然后,让好习惯取代你自己清单中的每一项恶习。希望老师平时在课堂上加强管理,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二、总结性讲话:
       
非常感谢大家支持我们的工作。一个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地坚持,最后才能成为一个不易抛弃的真正的习惯。研究表明培养一个习惯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但是习惯培养的第一个月是最重要的。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想想当你培养这一个好习惯时,同时还有其他更多的人再和你一样努力坚持,你一定会更有信心去完成它和成功地培养这一个习惯!

二(5)班家长委员会活动记录

时间: 2014 4 15

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段瑞、邓甜甜、张晓丽、程刚等

主持人:杨燕

活动主题:亲子共读

活动目的:阅读能够使孩子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丰富阅历,塑造品格,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拟在五月份举行“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

活动过程:

一、交流

老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我们要在家庭中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开阔眼界、丰富阅历。

  段瑞(段小明家长):

孩子的读书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示范榜样以及书籍在家庭生活中占有的地位。倡议在家中开辟一块地方、腾出一张书桌、整理一些旧书、增添一些新书、张贴一张读书表,设立家庭读书角
邓甜甜(邓天家长):
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不仅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讨论,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听力,引导孩子学习、思考的习惯。
1
)家长朗读,适时引导:家长在朗读时,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
)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提高孩子的表达和感受能力。
程刚(程程家长):
书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品,咱们的博友很多都意识到书的重要性,正如一方所说读书的女儿是那么美!。常去书店的孩子更睿智。  
1
)定期陪孩子逛书店,每月至少一次。
2
)和孩子一起读书,
以身作则
3
)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看的书。

二、总结性讲话。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