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小学中年段数学教研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时间:2015/10/8 11:11:57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018次
9月30日,谷里小学中年段数学教研组开展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刘莉老师在三(3)执教《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全校数学教师参与了听课并评价。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效果良好,本节课响应我校课改要求,充分运用友善用脑思想,课前轻音乐,健脑操等都是很好的课堂组成部分,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乔家珍老师点评:“0乘任何数都等于0”是计算数中间有0乘法的基础和前提。刘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小猫钓鱼”引入新课,先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0+0+0=0,再改写成乘法算式:0×3=0或者3×0=0,引导学生得出乘法算式的意义:3个0相加等于0。再出示0×0,说说发现:0乘任何一个数相乘,积都是0。接下来让学生估计场景中体育馆的一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在此基础上要求算出4个这样的看台的座位数,让学生结合估算和已有的笔算方法,独立探索数中间有0的法笔算方法。这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得挺好的,但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了一个问题:第五题的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学会估算。整堂课闪光点很多,课堂常规非常好。
唐霞老师点评:在教学中,刘老师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贯穿始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愉悦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
二、把实践引入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探究”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在上面两个片段中刘老师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后,进行了算理的探讨,让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的尝试、体验,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方法。
一点小建议:注重评价,提高语言表达。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等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敢想敢说。从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开始,到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直到质疑、释疑。对于黑板上出示的算法,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让学生说出对与错的原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也是让学生学会说算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多说还能促进学生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