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段数学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一)

时间:2015/9/24 12:51:36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010次

    9月23日,高年段数学教研组开展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王树祥老师在五(1)班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王老师的课堂精彩丰呈,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丰富,训练有素,讨论激烈,学生发言大方得体,互相补充充分。充分展现了王老师在平时教学中的训练成果。本节课响应我校课改要求,充分运用友善用脑思想,课前轻音乐,冥想音乐等都是很好的课堂组成部分,王老师的课为很多年轻老师做出了示范作用。

教师点评:

徐龙翔:今天听了王树祥老师的一节课,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三个方面印象深刻:1.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好久没有看到这样令学生欣喜的课堂了,这样的气氛和这样的状态不是靠备课备出来的,即使备,也备不出来,而是靠平时扎扎实实的付出换来的,王老师亲和力很强,上课也很有激情,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情绪。
2.活动安排清晰,提问精炼有效。每一次操作活动,老师都明确了清晰的要求,学生能很快的执行,例如一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自然补充等等,这也是平时训练的效果。老师的设问也很精炼,例如:有哪些关键词?根据关键词,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的设问时机恰当,是在动手操作之前,对于中等的同学引导很重要,课改强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但并不是说把“引导发现”完全抛开,引导发现的过程、与学生对话的技巧,也是数学老师必备的基本功。不过,王老师中途部分(对比学生板书)有些设问还是要改进的,略显准备不足。
3.练习形式多样,总结方式独特。练习形式有回顾性的,书面的,有游戏性质的,例如“消消乐”,不要小看形式的改变,对学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最后的总结是亮点,王老师没有采用常用的方法“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而是让学生采取拟人的方法,自我介绍“一一列举”,一下子把冷冰冰的“策略”一词变得鲜活起来,变成了自己解题的朋友。这儿说一下,其实第一个学生说的很好,她说:一个一个接着来,这是其实是对“一一列举”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就像电影《建党伟业》中一个学生提问胡适,“无能为力”怎么说,胡适说:就是“干不了”,一一列举啥意思?就是一个一个接着来。
当然,就教学内容本身来说,还是有一点点“偏”,策略教学,很容易陷入“解题本身”教学,就“一一列举”这个策略来说,无论是新授,还是练习,一定要让学生产生列举的需要,一些纯粹的列举练习可一带而过。策略教学“收成”不易立刻体现,如果哪一天学生自我自觉的通过列举解题,教学的目标就达成了。
拙言钝语,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张海洋:王老师的课堂精彩丰呈,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丰富,训练有素,讨论激烈,学生发言大方得体,互相补充充分。充分展现了王老师在平时教学中的训练成果。但是就我个人的看法,本节课实际内容简单,学生解题很容易,我觉得我们应该在怎么运用一一列举策略去解决问题方面花点时间。只有一种策略时,学生会照葫芦画瓢的完成,当很多种策略集中到一起时,也许有的学生就会不知道该怎么运用解题的策略,虽然有些策略都能解决出最后结果,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怎么选择最适合我们的策略。怎么分辨审题,怎么选择策略,是学生的困难之处。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