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低年段第4次教研活动

时间:2015/5/22 16:24:22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091次

5.13号刘静老师执教《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以上学期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近阶段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知识为基础的,本节课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 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我们低年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首先刘老师对本节课进行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低年级数学计算知识比较简单,但类型比较复杂,如果学生不懂算理,只靠死记硬老师对本节课进行反思,背的方法进行计算,就无法适应计算中各种类型的计算方法。因此,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在教学时,要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促使他们获取知识,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其他几位老师也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朱永美: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出发,设计了“摆小棒”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兴趣。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当小老师找同伴列式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生自己解决已经学过的问题时,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唐霞: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
胡再林: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如在讨论算法多样化时,我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只是在他们表达不清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说明算法,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马森来:“数学的情趣化,让学生学习趣味的数学”也是数学新课标理念之一。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真切步入“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境界,无形中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学习的价值。

乔家珍:“数学学习活动化,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也是数学新课标理念之一。教师设计“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算理,感受数学的价值,自已探索出较好的数学方法。鼓励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理念。

高思文: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达到很熟练的计算程度。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运用情境图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加法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在这个环节我充分让学生操作小棒理解“满十进位”的算理。再次感悟到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

总之,只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以趣致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就能让计算教学“活“起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