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段】教研活动1

时间:2015/3/31 11:12:34 来源:本站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956次

3月25日,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徐龙翔老师在六(5)班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徐老师从春节热门的活动抢红包引入,让学生猜猜红包里到底有多少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热情。徐老师将书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分为三个层次:假设+列举、假设+画图、假设+推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课后,高年段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在会议室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首先,徐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和意图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他认为本单元的内容是苏教版数学教材改版后的新知识,有别于以前的老教材,通过研读教材,本节课没有按照书上的顺序来教学,而是将这节课分为了三个层次:假设+列举,假设+画图,假设+推理。徐老师认为,对于类似的题型,公式可以套用,但是学生不是特别理解,一有变化就不知所措了,所以这节课在列式解决方面没做过多要求,只要解题过程规范,不一定非要式子,画图、列举也是可以的。

其他六年级老师也分别做了发言:

方海燕:徐老师的课让我学到很多东西,首先听徐老师的课让人觉得很轻松愉快,不枯燥,对教材把握也很到位,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学的深刻,老师提问贴切,板书工整,敢于尝试新的方法。

汤正权:徐老师对教材钻研深入,解决问题有很多策略,本单元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应用合适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徐老师将策略总结为三个:假设+列举、假设+画图、假设+推理,执果寻因。但是本节课个人感觉互动比较少,学生自述训练不足,在学习推理式子时大部分学生不甚理解,课上内容比较单一,老师讲的多,学生讲的少,总体教学效果有点欠佳。在练习时提出鸡兔同笼的典故,最后时间紧,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

孙家顺:徐老师的课上的还是很成功的,整节课体现了有意义的结构学习,环节突出,层次清楚,学习过程很到位。但是整节课还是惯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我们学校开展的友善用脑新课改不太接近,师生互动比较少,在教学例题时,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应该可以将所学过的方法展示出来,可以有列举,也可能有画图,还可能是列式,这样既拜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能很好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所有的方法中都有假设策略,应该将其板书出来,特别强调。

    通过本次活动,让所有老师收获颇多,尤其是对于年轻老师,学到很多东西,在教材的钻研方面,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在课堂教学的组织方面,包括老教师对教材的几十年经验,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多多学习。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18号   电话:86130996   邮编:211164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