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中心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
时间:2018/12/14 16:55:00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183次
谷里中心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美术组集体备课记录
记录人:朱梦夏
一、集体备课流程
时 间 | 2018.11.27 | 地 点 | 美术室 | 主持人 | 王梦阳 |
参加成员 | 全体美术教师 | ||||
备课内容 | 四年级上册《鱼的纹样》 | ||||
活动目标 | 1、如何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2、探讨学生色彩、造型能力的学习表现 3、研究情境化教学的课堂实施 | ||||
活 动 过 程 | 1、王梦阳老师上课试讲并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 2、全体听课教师针对王老师的说课试讲进行教学记录并研讨,所有教师轮流发言。 3、教研组长总结发言。 | ||||
|
|
|
|
|
|
二、教案设计:
《鱼的纹样》教学设计(王梦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运用简化、夸张等手段设计出不同鱼的纹样的形态,并运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装饰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鱼的纹样的装饰美感,理解纹样的普遍特征和鱼的纹样的独有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观察各种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及有关鱼的形象的艺术品,引导学生掌握鱼的纹样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一定的形的范围内,能抓住鱼的形态特征,巧妙地运用点、线、面及色彩等元素创造出更美、更个性化的鱼的纹样。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1.师:同学们,先来玩一个看图猜词的小游戏。
出示两个词语,学生填空。(年年有“鱼” 鱼跃龙门)
师:还有很多关于鱼的词语,为什么这些有着美好寓意的词语都是跟鱼有关?
生:我们喜欢鱼,鱼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师:人们赋予鱼许多美好的想象和祝福,(出示课件)而我们也从吃鱼、捕鱼、钓鱼、赏鱼中获得了乐趣,鱼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早在五千年前,人们就喜欢用鱼来装饰和美化我们的生活了。
出示鱼纹陶罐的图片。
师:同学们,陶罐上的鱼和真实的鱼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小结:装饰过的鱼跟真实的鱼相比有着另外一种美,这也是今天要学的鱼的纹样。
2. 揭示课题:鱼的纹样
2、引导观察 归纳总结
1. 鱼的外形设计
师:要想画好鱼的纹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很简单,就是由简单的身体加上有变化的鳍和尾巴组成的。抓住了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画出各种形状的鱼。
所以第一步就是抓外形,抓外形时尽量概括、简化,(图)像这两条鱼,一条可以概括成三角形,一条可以概括成椭圆形;也可以加入夸张、变形,(图)让圆的更圆,方的更方,这样设计的鱼更有情趣。其实自然界中的鱼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这简单的几种。(出示课件)
鱼的形状是千变万化的,(出示课件)只要我们学会了概括、简化、夸张、变形的手法,就都能把它们表现出来。
2. 教师示范
我先画一条自己最喜欢的鱼,它有长长的身体、大大的尾巴,有细细的鱼鳍,还有圆圆小小的眼睛,你能找出老师画的那条鱼吗?你想不想也试试啊?
3. 学生第一次作业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人两分钟的时间,勾出你最喜欢的鱼的外部轮廓特征,注意要简洁、夸张,不能和老师的一样哦。
4. 鱼的纹样设计
师:鱼的外形画好了,现在该给鱼儿画上漂亮的纹样了,想画好纹样,我有3件法宝。
我们先来看第一件:点。
师:这些鱼的身上都有什么呀?
生:身上有很多小点。
师:有了这些点,这些鱼变得多漂亮啊!怎样用点来装饰鱼儿呢,我们一起来看。如果鱼儿身上全是这样的点,那就成了一堆乱麻,毫无美感。聪明的同学是这样来装饰鱼儿的。(课件)你看出来了吗?
生:原来点可以有大有小,有虚有实,经过点装饰过的鱼儿变得更加活泼可爱了。
我们再看第二件法宝:线。
师:如果鱼儿的身上都是这样的线,就成了马路上的斑马线了,只有当粗粗细细的线组合在一起,才会有节奏感。弯弯曲曲的线看起来多有动感啊。不同的线组合在一起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最后是第三件法宝:面。
身上都是面,那就成了“有眼无珠”啦,所以只有合理运用块面,才能使鱼的纹样对比变得更加强烈,我们来看,是不是?
小结:我的3件法宝介绍完了,它们就是活泼的点、洒脱的线、稳重的面。(课件)它们是纹样设计的三大基本元素。其实点、线、面的设计是相对的,点大了就成了面,线条短了就成了点,点连成一行就是线,线连成一片就成面,我们要想合理运用点、线、面这三大元素,就要注意疏密、大小、虚实、对比的变化,这样的作品会带给我们更丰富的感受。(课件)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鱼的设计都用到了这种方法。(课件分步介绍)
师:好了,看了那么多作品,你也可以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给你的鱼儿画上有趣的纹样,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5. 学生第二次作业
师:在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里,这是海洋公园门口的磨砂灯柱,我们看到只有水草和珊瑚,还需要许多的鱼儿加入。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赶快把手中的鱼儿画上漂亮的纹样,然后把它剪下来,像老师手中的鱼儿一样留一条边,后面贴上双面胶,贴到我们的灯柱上来,好吗?乘着音乐我们赶快开始画吧,音乐停止的时候,我们就该完成了。(循环播放学生作品)
3、展示评价
将作品贴到装饰柱上来,互相欣赏评价,体验装饰美感和成功后的快乐。
师:谢谢大家一起合作把柱子装饰得这么有趣。真好!
4、课后拓展:鱼纹艺术品的欣赏
让我们来了解一点鱼的小百科。
人们常常借鱼表达美好愿望。希望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就贴“年年有鱼”的剪纸窗花;希望孩子从小奋发向上,将来可以飞黄腾达,就让他们多看看“鲤鱼跳龙门”的年画。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鱼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影响着人类的艺术,从而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最后我想说,鱼是美丽活泼的动物,鱼是丰收和富裕的象征,鱼会变成美丽的纹样,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反思: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在这之前已有一定装饰纹样的知识基础。学生对简化、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只要把控好课的节奏,让孩子通过学习,把心中那份对鱼的喜爱,通过绘画的方式,运用一定的方法表达出来即可。在课堂中,我着重让孩子通过充分欣赏,能意识到点、线、面三大要素的重要性,明白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创造美。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生活中,很多鱼身上的纹样就很符合装饰的法则,所以,我选择了很多这样的图片,让孩子受到美的熏陶。学生作业时也不强调一定要点、线、面结合,我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度和发挥的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的纹样,从课堂的效果来看还不错。
我认为本课的亮点在于最后的作业展示,纹样设计最终的目的就是服务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鱼形纹样的灯柱设计完全符合了这一理念,孩子们通过学习,意识到在课堂上学的知识是能跟生活紧密相连的,不是纸上谈兵,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想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此。
三、活动记录:
四、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