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里小学科学教研活动
时间:2018/5/10 8:33:07 来源:江宁区谷里中心小学 字体显示:大 中小 阅读:1410次
谷里小学科学教研活动
一、活动目的
扎实上好科学常态课,提高科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优化科学实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体验感。
二、活动主题
扎实常态课 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时间:5月3日上午10:10
地点:科学实验室
参加人员:科学教师
四、活动流程: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年级 | 上课教师 | 活动地点 | 负责人 |
10:00——10:10 | 签到 | 科学实验室 | 周金陵 | ||
10:10——10:50 | 《摆》 | 四(4) | 柏雅文 | ||
10:50——11:40 | 研讨 |
5.摆
教学目标:
1.能够假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3.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大家看一下黑板,这是什么?(钟)那大家看一看这个钟有什么特点?
(下面有个钟摆在来回摇摆)
2.教师:像钟表上这样来回摆动的装置就叫摆。在上课之前老师用身边的物品做了两个摆,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摆由哪些部分组成?
3.学生观察回答
二、新课讲授
1.教师:那重物我们叫做钟摆,线就叫做摆线,我们拉开的角度就叫做摆角。老师这里有两个摆,现在让它们都摆动起来,你们帮老师想想怎样去比较摆运动的快慢呢?之前我们学过比较跑步快慢有两种方法:1、相同距离比较时间2、相同时间比较距离,那在这里我们可以怎么比较摆运动的快慢呢?(相同时间比较摆动的次数,相同的摆动次数比较时间)
2.教师:今天我们就采用相同时间比较摆动的次数的方法,看看摆在15秒内可以摆动几次。那怎样才算摆动了一次呢?
3.学生回答
4. 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起点的地方我们就算摆动了一次。
5.教师:现在我请四位同学上台帮我一起来做这个实验,两位来释放摆,两位来计数,老师来当计时员,还记得秒表的用法吗?(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计时)
6.进行实验
7.教师:我们发现这个摆要快一点,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认为摆运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8.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
9.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我们思考一下在研究摆长时,应该注意什么?摆重和摆角应该怎么样?研究摆重时应该注意什么?研究摆角时应该注意什么?
11.教师小结:在科学实验中,只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用控制变量法做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12.教师:你们现在将记录单拿出来,将你们小组的假设以及保持不变和需要改变的条件都填好。
13.小组汇报。
14.教师:现在我们就开始进行实验,首先应该怎样操作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15.教师讲解器具使用。
16.学生操作实验。
17.汇报结果。
(实验结果可能会出错,研究同一课题的小组如果发生冲突,让大家找一找出错的原因)
18.汇总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重和摆角大小无关。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三、拓展
1.教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摆运动的奥秘,那在太空中也是这样的吗?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个视频。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查资料。
四、课后思考
1.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自行设计在15秒内正好摆动8、10、12、次的摆,下节课展示。